近兩個月以來,許多已經爆雷的平臺投資人或擔心平臺爆雷的投資人不斷地進行維權咨詢,急切地想知道如何挽回自己的損失。
自2017年以來,各地不斷傳出各類理財平臺爆雷、實際控制人或跑路或被抓的消息。時間進入2018年,理財平臺爆雷的事情就更司空見慣了,特別是近兩個月,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平臺爆雷的消息,夸張的時候,一天有三四家平臺爆雷。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自7月2日至8日,爆雷的p2p平臺高達40家,涉及的金額近1300億,這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
其實,投資理財領域近來“雷聲陣陣”的結局似乎早已注定。試想:理財平臺承諾的高達10%-20%的年化收益從哪里來?外有貿易戰的陰云密布,內有降杠桿、凍房產的暴風驟雨,創造財富的實業凋敝,股市跌跌不休,許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的股權質押已經違約了,理財平臺沒有活水進來,出去的錢收不回來,不爆或許是奇跡!尚在正常經營的平臺,在當前的環境下,存在著被擠兌的風險。
那么,在當前形勢下,投資人該怎么做?
第一,如果平臺按約兌付,而你的心又比較大,請繼續吃瓜看世界杯。如果你擔心本金的安全,建議盡快贖回,落袋為安,畢竟這個時節現金為王,紙上的承諾再好,終究都是紙上的!
第二,如果平臺尚未爆雷,但是已經無法按照合同進行兌付了,建議你放棄幻想,準備斗爭吧!這時,你需要做這樣幾件事:
1、找一個金融法律業務方面經驗比較豐富的律師,帶好你所有的資料向律師咨詢,明確維權路線、制定維權策略。牢記:不是所有的律師都能搞懂金融的溝溝坎坎,切記找律師,要看他有沒有相關經驗,是否懂金融,不要看來頭、派頭和名頭!
2、迅速對平臺采取訴訟保全措施,凍結其銀行賬戶,為后續執行提供現實基礎,然后盡快提起民事訴訟。
3、與平臺協商,平臺如有股權、不動產、車輛等財產,要求平臺與你一起到有關部門做抵押登記。記住:沒有抵押登記的財產跟你半毛錢的關系都沒有!不要相信平臺高大上的場地,不要相信平臺拿出來在你面前晃一晃的股權憑證、房產證,未做抵押登記的股權和房產,跟你沒關系。
4、當你做上面1-3的時候,請悄悄地進行,遠離各種維權微信群。許多人又想要回本金,又不想出成本,幻想別人維權自己獲利。實際上,投資人之間的利益從本質上是沖突的,你對平臺資產做了保全、抵押,或許他就什么都沒有了。法律上,抵押權優先,抵押權人又優先受償權;輪候查封也是要先保證先查封的債權人利益,如有剩余,再償還下后面的債權人。平臺都快爆雷了,必定是資產有限,你拉著那么多人一起要債,除了心理上的壯壯膽意外,真的對你有利嗎?何況,沒準維權群里有那么幾個平臺的托兒,散步各種煙霧彈,模糊你的視線,以拖待變,等待投資人等不下去要采取法律措施時,平臺財產早已轉移殆盡。
5、當你做上面1-4的時候,需要排除一種心理干擾:很投資人擔心,一旦我采取法律措施,會不會得罪了平臺,他們會對我另眼相待?或者,我采取了司法措施,會導致平臺經營困難,致使其還款能力下降?其實,這里面就是就是一種心理博弈:如果平臺有繼續經營的愿望,自然不希望投資人凍結公司資產,會努力償還債務;如果平臺沒有繼續經營的愿望,率先采取法律行動的投資熱,獲得清償的概率相對于后續采取行動的投資人要高出不少。
第三,如果平臺已經爆雷,分兩種情況你要做的是毫不猶豫地報警,到公安機關登記你的財產損失、確定平臺是否涉嫌違法犯罪。如果平臺沒有涉嫌違法犯罪,又沒有資產用于清償,你的本金追回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如果經公安機關偵查認定平臺涉嫌違法犯罪,你的財產損失能否挽回只能看公安機關能否追繳到贓款了,如果不能追到,你就只能往前看了。
最后一句話:不要輕信任何人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