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來,我們國家的退休人員養老金就年年進行調整了,進行了14年連漲。
主要原因是,2005年國家發布了《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這個決定明確要根據職工工資和物價變動等情況,國務院適時調整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水平。
這是非常現實的了,物價在漲,工資在漲,養老金不漲就說不過去了。
調整的幅度一般是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因為,我們首先還是要照顧在崗職工的,養老金增漲比例一般比在崗職工的工資平均增長比例要低一些。
具體怎么調整并不是簡單的每人增漲一定的比例。因為,我們養老金都是兼具調節社會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所以,但養老金調整的時候,既要貫徹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思想,又要顧及到低收入人群的利益。
因為,我們養老金最低繳費滿15年,最低繳費基數60%,就可以退休。一些地區最低繳費基數還可以40%。這樣的一批人退休后,拿現在的養老金計算公式計算出的養老金,一般也就800到900元,僅僅比低保水平高一些。
有人說,我不拿養老金拿低保不行嗎?說起低保,必須是家庭困難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享受的,而不是你到達退休年齡就給你低保。低保是社會的最底線保障,而養老金是社會的養老保障,兩者不能等同。
從2016年以來,我們的養老金平均增長幅度日趨穩定,三年的增長幅度分別是6.5%,5.5%和5%。預計2019年可能是4.5%到5%之間。畢竟我們的發展已經由高速發展階段轉為高質量發展階段。
調整方式近年來也基本上固定為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原先有普通調整和特殊調整的區分。養老金調整也是從2016年開始,包括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未來大家的養老金調整將通過一種方式進行。
定額調整是所有人都增加相同的錢數。全國各省市并不相同,根據當地的養老金水平和退休人員的情況,確定具體的調整金額,全國普遍在30到60元之間。也就是說,無論我們養老金多高或者多低,一個省份的退休人員都會增加相同的錢數,比如河南省2018年是45元。
掛鉤調整,又分為按繳費年限掛鉤和按養老金水平掛鉤。一般各省市也不相同,2018年的調整一般是每年繳費年限增加1到3元的養老金,同時增加1%到3%的上年度養老金水平。山東省等一些地區對繳費時間長的人群會有額外的增加標準。
傾斜調整,各省市的政策差異比較大。主要是針對70歲以上的老年人和艱苦偏遠地區,東部地區艱苦偏遠地區比較少。有些地區60歲或者65歲就開始增加,調整的金額差異比較大。
值得提出來的事,河南省和新疆有對養老金水平低于1000元和1500元的人,額外增加20元和30元的調整方式,這也是對企業退休人員的特殊照顧吧。
國家制定的這三種養老金調整方式,在養老金調整比例上會對企業退休人員進行照顧。江蘇省養老金最低的那一批人,增長幅度能達到8%到10%,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增長幅度能達到5.5%,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增長幅度只有4%。
相對來講,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的養老金水平差距會縮小。從2005年人均養老金只有700多元,現在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已經超過2600元,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隨著未來,養老金征繳模式的越來越規范,企業年金制度的逐漸普及,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的養老金差距就會越來越小,而最終實現并軌。并軌之后就能夠完全體現我們國家要求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養老金待遇原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