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股市昨天雖然有礦業上漲的幫助,但是終因為銀行股的下跌而最后下跌0.2%。
A股春節開年上漲。滬指收報2653.90點,漲1.36%,成交額1373億。深成指收報7919.05點,漲3.06%,成交額1826億。創業板指創三個月來最大漲幅。
歐洲方面也一樣有上漲。德國DAX 30指數收漲0.99%。法國CAC 40指數收漲1.06%。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82%。
美股方面標普500指數漲幅0.07%。道瓊斯跌幅0.21%。納斯達克漲幅0.13%。
黃金下跌6美元,報價1312美元。石油下跌0.6%,報價52
.4美元/桶。
比特幣報價3600美元,上漲200美元。
今日關注
澳洲時間晚上12點英國央行行長講話
澳洲時間晚上凌晨4點45分美聯儲主席講話
中美談判最后期限逼近,市場樂觀股票漲
昨天是春節過后第一天,中概股A股迎來了開門紅,上海和深圳都出現了大漲。但是目前中美的協議還沒有確定,為什么股市就可以先漲呢?其實不僅僅我們看到這春節后的第一天,A股就出現了上漲,同時全球的股市也都表現出不錯的走勢,給大家2019年帶來了一個不錯的開始。目前雖然有關中美協議的最終結果還沒有出來,而本周中美再次會在北京繼續談判。時間距離當初定下的3月1號的期限已經越來越近了。我心里也時很緊張。雖然大家都期待能達成協議,但是這在結果沒有出來之前,誰也不知道。
而更加重要的一點就是,從年初到現在,國內外幾乎所有人對于今年中國經濟的預期都還是會放慢。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中美的協議對于上半年,乃至全年的市場走勢情況就非常重要了。也許,如果我們單純數學計算,中國出口美國5000億美元產品,就算全部增加25%的關稅,大約是1250億美元,等于8500億人民幣左右。這個數字的確很大,但是相對于中國目前的經濟體量來說,還不會造成巨大的傷害,但是如果中美沒有達成協議,那對于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打擊是巨大的。簡單的說,就是精神上的傷害要遠遠高于物質上的傷害。
但是我們再次強調一遍,整個現代金融體系就是簡歷在信心和信用的基礎上。所有上市公司的股價反應的是不是過去,不是現在,而是未來投資者對于公司運行能產生盈利能力的預期判斷,也就是對未來信心的多少直接將會影響到股價的高低。例如之前2年中國發布國外進口奶粉需要申請特殊牌照,一夜之間澳洲奶粉股紛紛下跌。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中美能否達成協議所產生的對于未來信心的影響是巨大的,遠遠超過關稅實際所帶來的1500億美元的數額。而市場目前在結果沒有出來之前就上漲,其實就代表著很多投資者按照好的結果所帶來的收益提前“折現”在現在的價格上了。可萬一,如果結果不如人意。。希望不會。
另一個話題今天要說,在上周末我和幾個剛認識不久的朋友出去玩,他們在談論投資,因為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所以我就在旁邊沒說話默默的聽,但是發現了很大的差別,就是那幾位不是從事金融行業的,幾乎有了錢全都是買房,買地,而只要對股市或者金融有點了解的,在買房之前大錢小錢都從買股票開始,雖然有的虧有得賺,但是都認為投資應該以金融市場為主。
其實在歐美包括澳洲大部分國家里,排名前100的富豪資產幾乎95%以上都是股票或者公司股份,他們買的房子并不是使他們成為超級富豪的原因。因為只有在金融市場中,才會有10倍,百倍,乃至千倍的回報。而房地產,更多是依靠土地價值的上漲而獲利,但是這個過程也許是穩定的,但是必定是漫長的。
而大家概念中買房1,2年可以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其實混淆另一個概念,就是買房其實也借助了杠桿。我們投入的是20%的首付,依靠80%的銀行貸款完成了5倍的資金放大率,因此當我們計算1年后賣掉可以賺幾十萬,是依靠了這5倍杠桿達成的。如果我們同樣也使用5倍杠桿在藍籌大盤股上,那如果這個股票一年上漲10%,5倍就是50%的回報。當然,在我們個人的資產配置里,需要從低風險到高風險都有涉足,但是從比例來看,在金融,債券,基金上的比例,應該高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