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老齡化真的很嚴重,一份穩定工作真的很重要,實際上現在好多外出務工人員在外面繳納社保,然后想回家發展自己繳納,我都盡量的勸告他們,在工作幾年,滿十五年再回來。農村雖然合并入城鄉養老保險,但農村繳納基數非常低,最低一年才一百元,等于每月繳納才七八元錢。養老金出現危機了,苦逼的我們拿什么來養老呢?
但實際各個省區都不一樣,當前,國家財政擔負的基礎養老金是75元。各地適自身財政情況自己加點,比如廣西加十五元,那廣西基礎養老金就是90元。那下面的縣市也可以看自己財政情況發放,比如廣西巴馬縣,在基礎養老金90元上,在加10元,那就是100元。那其他省市呢,所以,這個統計很煩雜,一時是沒法弄清楚的,不過樓主能做這樣,已經非常不錯啦。
直觀感受來說,有單位的退休金真的很高,六七千,領導崗位就更高了。但是農村的就呵呵了,一個月幾十塊一百多塊。對于小城市來說,有單位的人,退休金是年輕人拿的工資的兩倍到四倍。就是老人的養老金太高,特別是單位的人,年輕人卻總是拿著低工資,所謂22k。
把領取養老保險當成理所當然,而且金額越高越好,把體面生活當成理所當然,而且這個體面生活只依靠養老金就可以實現。具體來說,第一沒有介紹養老大原則,就是大家繳費大家領取,發放養老金的錢不是憑空來的。第二剝離了養老金發展歷史,對個人來說,有繳費才有發放,沒繳費就沒有,多繳才能多發;另外只說城鎮和城鄉發放金額的區別,不細說原因和當初繳費水平的差異,片面追求絕對一致。第三基本養老保險不是為了過體面的生活的,只是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第四要想過好一些生活,只能靠自己之前的積蓄,既想攢下大量財富留給后人自己又能過體面生活是不可能的。第五還有以房養老的辦法。
人口的問題,真的很難說。為了避免老齡化,那就多生育,人口規模15億16億20億這么往上增加,國家整體實力是上去了,但個人福利卻一定會下降,那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又是什么呢?人口減少呢,又一定會有老齡化的問題,會有很長時間的陣痛期,國家實力降低。兩難啊。老齡化嚴重,70后不能生,80后不敢生,90后不想生。
養老問題非常現實甚至殘酷,很多年輕人不愿早早面對這個問題,但越早面對,未來就越少被動。不是不想存社會保險,不是不想養兒防老,有閑錢誰不想買個保險給兒女減負,誰不想兒女成雙和和樂樂的生活,實在是巨大的社會壓力(工作壓力,中年危機)和經濟壓力(高額房價和高額教育費)逼的人不得比較放棄夢想。
我和老公雙職工,不是國企,但是工作在這個城市相對來說都還行,育有一子,我們都被高房價,高醫療,高教育費等問題壓得喘不過氣來。給兒子買了一份商業險,本來想過一段時間再給我們也買上。后來發現有了孩子,有了房貸以后,根本存不下錢,給我們倆買商業險就不了了之了。更別提生二胎,若是因為生二胎耽誤工作導致失業,這個尷尬的年紀很難再找一份合適的工作;生了孩子誰養活?即使國家給減免個稅,能少多少,夠還房貸還是夠養孩子?苦逼的80后!
有一種原因是年輕人撫育小孩成本太高,從結婚入門需要的房子算起,對于工薪家庭來講就要搭上兩代人的全部的現金積蓄。如果說不買房行不行,當然也行,大部分傳統中國人的觀點那就是不買房就不要結婚。由此帶來的后果很嚴重,這就使很多人對婚姻望而卻步,而結了婚的人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隨后而來的對孩子的生育撫育也會延遲,畢竟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一個人一輩子的能力總是相差不是太大,所以賺錢也是固定的,大頭被拿走預支,剩下的總歸不會太多。所以人口紅利也只有在不殺雞取卵的時候才能重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