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2019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2019年,我們仍需揮灑汗水拼出更好的未來。
擔當作為,狠抓落實。近期,我市各縣區“兩會”陸續召開,各縣區政府的區長、縣長,都做了各自的政府工作報告,對2018年政府工作進行總結,并對2019年工作進行了謀劃和部署。各縣區“兩會”今年都講了些啥?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熱點?未來各縣區將怎么發展?本報為您獨家梳理2019年東營縣區“兩會”熱點,解讀縣區未來發展大勢。
◆加快動能轉換,奮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做強做優特色產業,突出規劃引領,提高園區化、集約化、高端化發展水平,加速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引進應用,推動特色產業擴量提質。加快培育新材料產業、新醫藥產業、現代物流產業、文化旅游產業、醫養健康產業等新興產業。激發動能轉換動力,持續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強化創新驅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圍繞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努力營造更加精準到位的政策環境、重商親商的營商環境、支撐有力的社會環境。
◆推動鄉村振興,加速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持續發展壯大鄉村產業,突出園區創建推進規模化,突出龍頭培育推進產業化,突出品牌引領推進標準化,突出強基固本推進水利化。加快建設打造美麗鄉村,持續完善村莊規劃體系,聚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片區,開展鄉村清潔行動,實施鄉村記憶工程。持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注重精明增長,建設濱河生態園林城市
統籌推進多規合一,實現一張藍圖、一體設計。系統抓好城市建設管理。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精準發力,堅決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
強化底線思維,樹牢紅線意識,全力以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堅決保住基本、兜住底線,著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加大民生投入,持續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扎實辦好12件民生實事,努力讓發展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完善社會保障救助體系,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完善職工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加強特困群體救助工作,改造棚戶區371套,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等。加快發展教育、醫療衛生、公共文化服務等各項社會事業
●利津縣2019年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左右;
全面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各類約束性指標。
◆聚焦聚力產業融合,構建質效并重的現代產業體系
堅持工業為主、企業為尊、集群發展,以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為方向,聚焦發展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推動實體經濟闊步邁向中高端。培植高質量產業集群;建設高品質產業園區;增強高動能發展后勁。
◆聚焦聚力產城融合,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濕地城市
牢固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以新區的標準改造和提升整個西城,加快基礎配套、環境打造、功能完善和產業導入,建設高質量的創新之城、創業之城、活力之城,打造高水平的居住之城、工作之城、生活之城。突出規劃引領;堅持生態優先;提升城市能級;做優城市經濟。
◆聚焦聚力城鄉融合,打造鄉村全面振興的美麗樣板
堅持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全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壯大現代農業;補齊鄉村短板;創新鄉村治理。
◆聚焦聚力油地校融合,凝聚區域協同發展的強勁合力
強化人文情感融合。強化社會民生融合,投資23億元,實施移交小區維修改造,改善油田職工居住環境。強化動能轉換融合。強化人才科技融合。
◆聚焦聚力改革開放,激發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堅定不移“雙招雙引”,深入實施“雙招雙引”三年行動計劃,緊盯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強化駐點招商、專題招商、以商招商。堅定不移擴大開放。
◆聚焦聚力守住底線,筑牢保障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根基
狠抓生產安全;狠抓生態安全;狠抓金融安全;狠抓社會安全。
◆聚焦聚力改善民生,創造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教育現代化;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豐富文化服務供給。
●東營區2019年預期目標:
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左右;
全面完成市下達的約束性指標。
◆聚焦質量效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全力攻堅重大產業項目,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全力推進總投資227億元的50個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全力推進“雙招雙引”,制定《河口區“雙招雙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全力抓好園區建設,全面啟動河口開發區“二次創業”,進一步增強服務功能,優化空間布局和資源配置,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新型醫藥、新型建材等高端產業。全力支持企業發展。
◆聚焦功能品質,建設精致現代城市
樹立“精致城市”“精明增長”理念,以城鄉環境提升三年攻堅行動為抓手,著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檔次,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湖精致城市。提升現代交通水平;優化城市功能品質;打造生態濕地城市;強化城鄉精細管理。
◆聚焦鄉村振興,開創城鄉融合新局面
牢牢把握“五個振興”要求,用心用力寫好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河口篇章。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集中力量打造試點鎮和示范片區。突出產業龍頭帶動。突出基層基礎支撐。
◆聚焦改革創新,激發創新開放活力
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動力之源,以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最大限度激發各方面創新創造活力。全面推進政府部門機構改革落地,“一次辦好”改革,勝利油田剝離辦社會職能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持續集聚創新要素。
◆聚焦重點攻堅,夯實持續發展根基
堅持問題導向,牢固樹立底線思維、紅線意識,全力抓好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精準脫貧、金融風險防范等重點領域攻堅任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
◆聚焦百姓福祉,促進民生持續改善
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新增城鎮就業2000人以上。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落實公共租賃住房貨幣補貼420戶。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加強健康河口建設,加大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度,大力推進文化體育事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打造農民豐收節、濕地槐花節等文化活動品牌。
●河口區2019年預期目標:
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左右;
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約束性指標。
◆聚焦動能轉換,推動更高質量發展
高效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大力發展生態工業,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夯實工業強區根基。提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堅持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并舉,著力提高第三產業貢獻率。
◆聚焦城市轉型,推動更具魅力發展
樹立“田園城市”的理念,按照“出則田園、入則繁華”的愿景,更加注重城市精明增長,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加快建設濕地城市,大力發展城市經濟。
◆聚焦鄉村振興,推動更可持續發展
突出區域性整體推進、片區示范帶動,重點推進永安、黃河南展區等10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統籌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墾利篇章。做優特色產業,做美鄉村環境,做精全域旅游。
◆聚焦改革開放,推動更有活力發展
堅持以改革破難題,以開放促發展,不斷集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全面完成政府系統機構改革,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全面實施“雙招雙引”三年行動計劃。完善資源要素保障,強化用地保障、資金保障、科技保障、人才保障。
◆聚焦底線工作,推動更加穩定發展
狠抓安全生產;狠抓環境保護;狠抓金融風險防控;狠抓社會穩定。
◆聚焦民生改善,推動更加幸福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鞏固擴大“民生水平提升年”成果,強化社會保障,發展社會事業,辦好11件民生實事,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墾利區2019年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5%;
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
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7%左右;
萬元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等約束性指標達到省市要求。
◆抓住關鍵,加快高質量發展
持之以恒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動傳統產業由大變強、新興產業加快成長,讓高端高質產業繼續挑起廣饒發展的大梁。堅持立足工業基礎、守牢工業陣地、做強工業優勢,聚力抓好中能源300萬噸新材料等28個重點工業項目,扎實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持續壯大現代服務業。著力強化支撐保障。
◆正視不足,加大補短板投入
金融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既事關全縣發展大局,又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堅持問題導向、樹立底線思維,強力補短板、固底板,確保全縣大局持續穩定、環境不斷優化。
◆振興城鄉,加速一體化推進
以山東省沿海城鎮帶規劃實施為契機,加快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積極推進土地利用規劃、城市建設規劃調整,大力推動組團發展、精明增長,全面拉開40萬人口規模的現代化中等城市發展大框架。高標準實施鄉村振興。高效率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關注民生,加強促和諧建設
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深化省級“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打造“人力資源市場+互聯網”,加大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扶持力度。積極建設健康廣饒,完善醫保報銷政策,鞏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成果,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深化全省醫養結合示范先行縣創建。創新加強社會治理。
◆嚴守規矩,加固不能腐防線
堅定政治立場,忠實履行使命;強化宗旨意識,全心為民服務;弘揚務實精神,奮發擔當作為;持續改進作風,嚴格廉潔從政。
●廣饒縣2019年預期目標:
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左右;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總額適度增長;
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約束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