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陟縣衛生監督所提醒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手足口進入高發態勢】財金網消息 隨著天氣逐漸轉熱,雨季來臨,每年陪伴小朋友度過潮濕悶熱季節的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又來了。
根據往年規律,夏季的5-8月份是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季節,都具有強大的傳染性。
年輕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準備好預防手足口病與皰疹性咽峽炎,讓寶寶不“中招”了嗎?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嬰幼兒常見傳染病。
表現為發熱及手、足、口腔、臀部、膝部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
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展很快,最終可能導致死亡。
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種主要是柯薩奇病毒A組4、5、7、9、10、16型和B組2、5、13型,腸道病毒71型。
人群對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學齡前兒童為主。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傳染病,最早于1957年由新西蘭seddon加以描述,其后世界上很多國家均有報道。
我國2008年安徽阜陽爆發手足口病疫情并引起多例死亡病例,隨即國家啟動緊急應對策略。
自2008年5月2日開始,國家法定上報手足口病病例。
手足口病為自限性疾病,目前無任何一種抗病毒藥被證實對手足口病病毒有效。
手足口病的主要癥狀
手足口病怎樣傳播?
糞口傳播:寶貝接觸過被患者污染(尤其是被糞便唾液污染)過的物品,之后又吃手、或者是沒有洗干凈手拿東西吃的,這就叫糞口傳播,這種情況三歲以下的孩子傳播幾率比較大。
空氣飛沫傳播:通過空氣傳播的飛沫來相互傳播的,比如說一個小區的孩子在一起玩,這個孩子感染了它,可能他的口鼻腔部會有一些病毒,通過呼吸傳播到空氣里邊,在一起玩的孩子可能就會相互傳播。
接觸傳播:通過人群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
什么是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征的急性傳染性咽頰炎;
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很強,傳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發或流行;
夏秋季為高發季節,一般主要侵犯1-7歲的一個小孩,尤其是五歲以下三歲以下的孩子特別多見。
上圖是皰疹性咽峽炎的整個病程,我們就會知道寶寶早期發燒之后嗓子疼、嗓子里起泡,當泡破了的話,有一些孩子可能會出現流口水、食欲不好的癥狀,因為潰瘍破了,特別的疼痛。
這個時期其實是寶寶最痛苦的一個時期,但是把這個時期渡過了以后,基本上這個病程就結束了,孩子也就好了,所以說皰疹性咽峽炎是一個自限性的疾病,愈后是非常良好的。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關系
經常有孩子病初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隨著病情發展又被診斷為“手足口病”,這時往往有家長質疑是否誤診。
其實這兩個疾病似孿生兄弟,因為有一種病毒是導致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那就是柯薩奇病毒。
也有部分手足口病病初先有口腔皰疹,隨后再出現手足少量皮疹,所以病初診斷皰疹性咽峽炎并不奇怪。
手足口、皰疹性咽頰炎怎么辨別?
1. 從皰疹的位置鑒別:
相同處: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感染后,口腔的咽部和軟腭都會長皰疹。
不同處:感染手足口的孩子,除了口腔咽部和軟腭有皰疹外,孩子的口唇、手和腳,包括肛門周圍,也會長有透明小水泡,有時膝蓋和手肘也會有皮疹。
2. 從皰疹的癥狀鑒別:
相同處:皰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咽痛。
不同處:皰疹性咽峽炎的孩子,是先發熱再發現皰疹,突然性的高熱不退,體溫在 39~40 ℃ 左右,發熱時還可能伴有抽搐,隨后就診時發現口腔有泡疹,孩子咽痛明顯,吃東西哭鬧難受。
發熱時間會持續 3~5 天。
大多數的手足口是先發出疹再發熱(有的也會無熱),一般是中低熱,體溫不高于38.3℃,咽痛癥狀比較輕,甚至有的孩子沒有咽痛癥狀,發熱 1~2 天就恢復正常。
手足口病皮疹的 “三個四”
•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
• 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
• 四不特征: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
手足口病與皰疹性咽頰炎哪種更可怕?
皰疹性咽頰炎來得更兇猛,會讓家長慌了陣腳,但從并發癥來說,手足口要更危險。
皰疹咽峽炎極少出現嚴重并發癥和重癥病例,而手足口卻有 1% 左右的重癥病例,尤其是 3 歲以下的孩子,會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有的時候甚至危及生命。
在發現孩子手腳長水泡后,更需要密切觀察孩子有沒有重癥表現。
如何預防手足口與皰疹性咽頰炎?
手足口和皰疹性咽頰炎都是通過糞口和呼吸道傳染,預防方法類似。
及時接種手足口疫苗
皰疹性咽頰炎沒有疫苗,手足口可以接種二類疫苗 EV71 疫苗,對腸道病毒 71 型(也是最危重癥的一型)感染的保護率達 90% 以上,6 個月至5歲的孩子可以選擇接種。
基礎免疫程序是打2針,2針之間間隔一個月,一般是在上臂三角肌內注射。
這個疫苗不像流感疫苗,并不需要每年接種。只要完成了2針免疫程序就可以了。
注意衛生:勤洗手、家具奶嘴要消毒
?孩子的尿布要及時清洗、消毒;奶瓶、奶嘴及餐具使用前充分清洗、消毒;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盡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
不管皰疹性咽頰炎還是手足口,病癥消失后還會持續有 1~2 周的后續傳染期。
盡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如電影院、公園、商場等,避免交叉感染。
預防手足口要做到“勤洗手、常通風、喝開水、吃熟食、曬衣被”這15字口訣。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沒有嚴格消毒措施的兒童游樂場所,如海洋球等存在不小的感染風險。
專家表示,因為好多小朋友還是在一個潛伏期,就是他根本沒有出皮疹,也沒有發燒沒有癥狀,但是他可能已經帶有這個病毒,小朋友如果到海洋球里邊去玩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這種再被他感染的危險性。
得了手足口與皰疹性咽頰炎怎么辦?
手足口病
1注意隔離
患兒盡量不要去到人群集中的地方,避免與健康兒童接觸。
多通風 (如定期打開門窗等),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室內溫度與濕度適宜;
2觀察病情
注意觀察患兒:
1 是否有新的癥狀、體征出現
2 是否有原有癥狀、體征的加重、惡化
3 是否有前面所說的危重信號出現
定期監測體溫,一般每 4 個小時可以測一次體溫,如體溫超過 38.5℃ (腋溫),每 1~2 小時測一次體溫,并要注意有無寒戰、驚跳、煩躁不安、胡言亂語、出現幻覺或甚抽搐等情況,進行退熱處理后 1 小時應重測體溫。
3注意護理
口腔內的皰疹會使患兒疼痛,飲食上要注意盡量食用烹飪軟爛或流質、半流質食物,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為主,避免過咸、過酸、辛辣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
注意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每次餐后宜用溫水漱口;
注意勤洗手,以避免重復感染或交叉感染;
在發病的 1 周內,休息很重要,盡量限制患兒的活動量以防止過度疲勞;
4皮疹的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可用溫水擦浴,穿寬松、柔軟的衣物,并注意保持干爽;床鋪應平整、干燥、清潔;
剪短患兒指甲,以免抓破皮疹,必要時可戴「手套」;
臀部有皮疹者,應及時處理患兒大小便 (尿不濕等),保持臀部的清潔與干燥;
如皰疹未破潰,可涂以爐甘石洗劑;如皰疹破潰,可涂以碘伏等刺激性小的消毒劑,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潔干燥。
5注意消毒
患兒玩過的玩具、用過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應徹底消毒。
患兒的奶瓶、奶嘴應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 20 分鐘后 (水煮沸后開始計時) 使用;
患兒的衣物、被褥等織物需要單獨清洗,用 70℃ 以上熱水浸泡至少 30 分鐘;
對于可以擦洗或浸泡的玩具、學習用品、某些家具、地面、墻壁等或其他不會浸濕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無效的,需要用含有效氯 500 mg/L 的消毒劑擦拭、浸泡或噴灑;
可以將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陽底下暴曬,但只限于陽光所能照射到的物體表面。
皰疹性咽頰炎
皰疹性咽峽炎口腔疼痛明顯,患兒大多都有拒食現象。
應該注意給患兒補充營養,食物不宜過熱,應該清淡一些,不油膩,并富有營養,進食困難時可以靜脈營養補液。
為防止繼發感染,局部使用止痛劑和抗病毒藥物,一定注意口腔衛生。
患兒用過的食具一定要進行沸水消毒處理,避免造成染。
減輕不適的方法是: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可用淡鹽水漱口,用10%硝酸銀涂于潰瘍或用咽喉靈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減輕咽痛癥狀。
口服維生素C及B等。
抗生素對病毒性咽炎無效。
但如有發熱,建議醫院就醫,根據相關化驗結果酌情給予抗菌藥物治療,以便控制繼發性細菌感染。
孩子有以下 4 種情況,建議盡快就醫
1.孩子持續高熱
出現持續高熱,溫度 39℃ 超過 24 小時,或者已經給孩子吃了退熱藥但是體溫還是下降不明顯。
2. 咽痛無法進食導致脫水
有的孩子咽痛明顯,喝不下水也吃不了東西,導致脫水嚴重(眼窩深陷,嘴唇干裂,精神萎靡)。
3. 體溫正常的時候精神狀態差
如果在孩子體溫恢復正常的時候,還是精神很差,比如嗜睡、很長時間不吃東西、煩躁,甚至連哭鬧都沒有力氣的時候,建議帶孩子去就診。
4. 出現肢體抖動、嘔吐、抽搐等情況
如果孩子出現驚跳(四肢抖動),肌肉抽動或震顫、嘔吐、皮膚發花、面色蒼白等的情況,就要帶孩子去醫院了。
EV71疫苗小科普
打了EV71疫苗就不會得手足口病了嗎?
可引起手足口病腸道病毒有20多種,腸道病毒71型(EV71)是我國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之一。
之所以這對這種病毒研制疫苗,而不是針對其它病毒是因為EV71是導致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的主要病原, 80%的重癥病例和93%的死亡病例的罪魁禍首就是它。
所以這種“手足口疫苗”只能預防EV71的感染,不能夠預防其它病毒導致的手足口病。
其實普通的手足口病并不可怕,讓醫生和家長們膽戰心驚的是重癥的手足口病。
如果能夠有效預防EV71的感染,重癥手足口病的發生將會大大減少。
得過手足口病還需要再打疫苗嗎?
還是建議接種。
對于小于5歲的寶貝,即使你得過手足口病但是你得的不一定是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建議還是要接種的。
EV71疫苗安全嗎?
在臨床試驗期間未發現與疫苗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 有33.75%打了疫苗的孩子和24.92%的打安慰劑的孩子出現了發熱、食欲不振、煩躁、嗜睡等全身不良反應。
您可能奇怪怎么沒打疫苗也會有反應?這可能是孩子碰巧感染了其它疾病、注射本身的反應,也可能是孩子或家長的心理作用。
所以33.75%的孩子接種疫苗出現反應并不是說都是疫苗導致的。
這種疫苗的不良反應和大多數疫苗差不多,主要是發熱(≥10%)、局部疼痛、食欲不振、煩躁、腹瀉、惡心嘔吐、乏力、過敏反應(以上發生率1%~10%)。
接種EV71疫苗注意事項:
1. 對疫苗任何一種成分過敏者及慶大霉素過敏者嚴禁使用。
2. 發熱、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發作者嚴禁使用。
3. 嚴重慢性病,過敏體質者禁用。
4. 患有血小板減少癥或者出血性疾病者,肌肉注射本疫苗可能會引起出血。
5.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接種本疫苗產生的免疫反應可能會減弱。接種應推遲到治療結束后或確保其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對慢性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即使基礎疾病可能會導致有限的免疫反應,也應推薦接種本疫苗。
6. 未控制的癲癇患者和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慎用。
7. 接種本品與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應至少間隔1個月以上,以免影響免疫效果。
8. 免疫抑制藥物:免疫抑制劑、化療藥物、抗代謝藥物、烷化劑、細胞毒素類藥物、皮質類固醇類藥物等,可能會降低機體對本疫苗的免疫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