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納食未來食品行業發展前景】財金網消息 2019年是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近日,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印發了《2019年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工作要點》。文件強調,要以“提質量、穩增長、強基礎、補短板、促融合”為目標,組織實施“五大行動”,著力增強品牌公信力和影響力,助力農業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行動一:聚力提質增效
(一)提升綠色食品發展質量。優化產業結構,推動龍頭企業、大型骨干企業開發綠色食品,鼓勵發展精深加工產品、畜禽產品、水產品和地方特色產品,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三區三園”、貧困地區等區域發展綠色食品。
(二)推動有機農業扎實發展。引導一批產品特色強、市場銷路好、品牌影響力大的企業加入有機農產品開發行列,推動有機農業發展和有機農產品認證,增加有機農產品供給。
(三)強化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依托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農產品地理標志培育樣板,開展地標農產品保護提升行動,叫響一批“鄉土”品牌,服務于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服務于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四)做好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制度改革過渡期有關協調工作。支持具備條件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主體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
行動二:確保產品質量
(五)從嚴審查把關。加強農產品地理標志審核把關,突出品質、文化、地域特色,確保審核質量。
(六)強化證后監管。加大質量抽檢力度,全年抽檢綠色食品產品 2300 個,有機農產品 400 個,地標產品 30 個。積極配合開展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專項檢查。
(七)組織開展綠色食品企業標志規范使用行動。本著規范用標、方便用標的原則,完善用標制度;強化企業用標意識,引導企業積極用標、主動用標、規范用標。
(八)組織開展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入戶示范行動。著力解決標準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進一步完善綠色食品質量保障體系。
(九)推進質量追溯。積極配合跟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質量追溯管理工作,做好綠色食品防偽技術產品的推廣工作。
行動三:提高支撐保障能力
(十)加強標準制修訂工作。組織完成 21 項綠色食品標準制修訂和 2 項標準課題跟蹤評價工作。組織完成 20 個有機認證產品生產操作規程編寫工作。
(十一)加強基礎理論技術研究。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基礎理論、產業政策研究和技術研發推廣等工作,做好統計分析工作,積極轉化成果。
(十二)組織開展定點檢測機構能力提升行動。制定工作指導意見,進一步規范檢驗檢測工作,提高對企業的服務質量和水平。
(十三)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研究制定信息化建設規劃,優化、擴展現有綠色食品業務信息系統功能,實現檢驗檢測、基地建設信息化管理。
(十四)開展品牌商標保護與管理。繼續開展綠色食品商標境內外注冊、續展、監測、保護與維權,啟動著作版權登記、服務商標注冊工作。
(十五)支持發展綠色食品生產資料。鼓勵各地優秀企業申報綠色生資,推動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和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積極使用綠色生資,擴大綠色生資應用范圍。
(十六)開展境外交流與合作。認真做好綠色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有機農業等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提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十七)加強體系隊伍能力建設。完善綠色食品檢查員、監管員、內檢員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
行動四:激發市場活力
(十八)繼續組織開展“春風萬里,綠食有你”宣傳月行動。充分依托媒體,繼續開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形象公益宣傳。
(十九)積極培育國內外市場。組織辦好第二十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和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地標專展,突出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形象,強化產銷對接,培育消費市場。
(二十)推動專業經銷商隊伍建設。引導組建一支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專業經銷商隊伍,為廠商合作牽線搭橋;積極引導支持專業電商平臺、大型連鎖經營企業積極開拓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市場。
(二十一)組織開展“尋找最美綠色食品生產企業”行動。分區域、分行業、分類別遴選一批在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質量監管、品牌宣傳、市場營銷、環境保護、扶貧攻堅等方面的典型企業,樹立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標桿企業”。
行動五:深化融合發展
(二十二)助力產業精準扶貧。充分發揮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在產業扶貧中的作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二十三)穩步推進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以原料供應、產銷對接為重點建設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促進加工企業與原料基地對接,推進基地產品擴大申報綠色食品。
(二十四)推進有機農產品基地和三產融合發展園區建設。突出示范引領功能,推進有機農業基地和三產融合發展園區建設。按照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力爭在每個省份布局發展1到2個全國綠色食品或有機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區。
(二十五)積極推進品牌融合發展。積極探索“綠色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區域公共品牌+綠色、有機、地標品牌”以及“中國標準+境外標準”等融合共享發展模式,形成品牌疊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