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男絲吧:同心聚合力盡職 發展質量一騎絕塵】財金網消息 兩三年內,我國的癌癥防治工作會有很大的改觀!
“腫瘤目前是城市居民死亡的‘第一殺手’,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結構越來越高,腫瘤患者的發生率也就越來越高,這樣腫瘤防治工作也就越來越重。早診、早治,同時還要提高治愈率。”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河北省委副主委、九三學社唐山市委主委、唐山市人民醫院院長胡萬寧認為,化療、手術、放療等技術手段需要不斷整合和技術提高,同時,國家應該在一定的聚集人口區域內建設腫瘤防治中心,集中精力解決大問題。
“我本身就是搞腫瘤專業的,同時我也是河北省腫瘤這個大專業里的學科帶頭人之一,所以我一直關注腫瘤的防治事業的發展。”胡萬寧說,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拿出來一部分篇幅提到了癌癥防治行動,足見國家對癌癥防治的重視程度,相應的政策法規應該就會陸續出臺,由地方政府進行執行。“這樣的話,時間表和任務圖就出來了。兩三年內,我國的癌癥防治工作會有很大的改觀!”
對農村垃圾污水實行集中治理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胡萬寧委員較為關注農村垃圾問題。他說,現在美麗鄉村建設,助力了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但同時面臨很多問題,包括垃圾和污水問題都亟待解決和處理,不少地方“垃圾圍村”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同時,農村生產、生活產生的污水也很難徹底處理,為此,他將從這些問題的解決和處理上向大會提出意見和建議。
為了形成一份高質量的提案,胡萬寧委員前期進行了深入的走訪調研。“現在國家和地方對于很多生產型企業監控較嚴,但農村養殖業、小企業、小作坊往往不受控制;另外農村垃圾堆放問題十分嚴重,一遇到下雨,垃圾就順著河溝流入河道,給整個面源造成很大污染,還有農村的糧食生產和蔬菜生產也會產生很大的污染問題,比如化肥的使用、農藥的使用,還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垃圾。”胡萬寧表示,長此以往,垃圾污染土地,土地污染水源,進而造成更加嚴重的環境污染,所以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河北省農村面貌發生很大變化,但垃圾處理、污水治理仍是農村環境治理中的短板。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設美麗鄉村。胡萬寧建議,應以縣(市、區)為單位,明確縣、鄉(鎮)、村以及相關部門的職責范圍,對農村垃圾污水實行集中治理,全面提升治理能力。胡萬寧在基層調研中發現,農村生產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面臨著諸多難題:農村人口多、面積大,生產生活垃圾數量大、種類多、污染范圍廣,各地情況千差萬別。農村農業生產產出低,而垃圾污水治理成本大、費用高,很多地方缺乏垃圾處理資金。同時,受傳統生活方式影響,廣大農民群眾的垃圾污水治理觀念淡薄,積極性不高,加大了治理難度。
胡萬寧委員建議,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在涉農補貼中增列垃圾治理、污水處理專項經費,確保治理長效化。要著眼長遠發展,搞好農村環境規劃,將垃圾污水治理納入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環境治理整體工作,并制定相關治理標準,定期進行監督考核。要制定細化農作物種植標準,減少種植過程中化肥、農藥對土地和水的污染。還要加強宣傳教育,逐步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自覺接受、支持、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