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產恐怖漫畫:中關村創新發展 能控制人生發展】財金網消息 截止2018年4月,35家新三板掛牌動漫公司發布了其2017年年度報告(見表1)。有八成動漫公司營收出現增長。從年報中可以發現,營業收入過億的公司有6家,但其主營業務都不是動漫產業鏈上游的動畫與漫畫,而是通過產業鏈下游變現層——發行、品牌授權及衍生品銷售(包括主題公園、玩具、書籍等)取得收益。而以動畫漫畫制作為主業的公司面臨著生存發展問題。這說明動漫產業單靠內容制作無法取得巨大產值,作為動漫產業鏈的上游內容,公司需要進一步探索其商業盈利模式。
在文化娛樂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下,動漫產業的飛速發展顯示了整個產業鏈上游作為內容源頭的漫畫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因此資本快速涌入國內漫畫市場,并且主要以網絡漫畫平臺投資為主。截止2017年12月,漫畫行業內有12家漫畫公司獲得千萬元級別以上融資金額,共計金額為18億元人民幣左右(見表2)。其中2017年12月國內網絡漫畫平臺之一“快看漫畫”宣布完成D輪融資,融資金額為1.77億美元。“麥萌漫畫”完成了B輪融資,累計達到1億元人民幣;“漫漫漫畫”于2017年初分別獲得Pre-A輪與A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4000萬元;“暴走漫畫”在2017年獲得數千萬元的D輪融資。
根據三文娛公司統計, 2016年我國網絡漫畫付費市場的收入約為2億元(2),2017年達到7億元(3)。與網絡文學相比,國內的網絡漫畫付費市場規模不夠成熟,用戶付費習慣仍然在培養當中。而作為網絡漫畫先鋒的韓國網絡漫畫,根據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韓國漫畫產業銷售額為一萬億韓元(約60億人民幣),同比增加6.3%,漫畫出口金額與2016年相比有較大幅度增加,達到了4000萬美元(約2.5億人民幣)的規模。其中網絡漫畫市場規模達到7240億韓元(約43億人民幣),占韓國漫畫行業銷售額的71%,網絡漫畫的付費規模達到20億人民幣,占網絡漫畫市場規模的46.5%(見圖3)。為推動韓國漫畫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參考韓國網絡漫畫的付費規模增長情況,到2020年左右,國內的網絡漫畫付費市場則有望達到30-35億元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