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安公積金啟動資金風險防控一級響應,多大的事?】財金網消息 馬上要過去的人間四月天,西安房地產市場熱鬧非凡。
這個熱鬧,一方面指市場,凡是能看到的指標,基本都顯示,2019年以來,西安房地產市場態勢比較好。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3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指數顯示,西安以24.4%的同比漲幅高居全國第一,引爆西安樓市輿論。
▲圖片來源網絡
這個熱鬧,另一方面指政策,4月初,住建部約談了部分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坊間推測,西安必然位列其中;4月23日,西安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在下午下班時,發布了一份《關于啟動資金流動性風險防控一級響應的通知》,啟動公積金流動性風險一級響應,該通知明確,5月13日起,降低目前西安公積金貸款額度,提高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同時不允許異地購房提取西安本地公積金。
▲截圖來源西安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一時間頗有風雨欲來之勢。
西安房地產市場麻煩大了嗎?
未必。
1
周期差異帶來的漲幅凸顯
西安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西安市商品房銷售面積389.75萬平方米,增長0.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329.00萬平方米,增長3.5%。
單獨看3月當月,西安市商品房銷售210.77萬平方米,住宅銷售181.04萬平方米,分別同比增長17.4%和28.3%。
總體看,一季度西安房地產呈現春節期間冷談,3月復蘇的態勢。
若果單說西安3月房價漲幅居全國首位,就此判定西安市場比較火,進而房價有上漲的空間,或者說預期調控會強化,西安房價會被摁下去,似乎都有點刻舟求劍的意味,房地產影響因素眾多,西安3月份房價漲幅居全國首位,除了西安房價貨真價實的上漲之外,還有一個可能被大家忽略的因素,那就是,西安房地產周期與其他城市周期的差異性。
我們來看圖。
▲圖1:2015年以來全國主要大城市房價同比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WIND
如果回顧一下,就會發現,這一輪房地產價格的周期,底部在2015年初,是深圳率先拉響了房價上漲的汽笛。
圖中黑色加粗的線條是西安的情況。
非常容易發現,西安在這一輪房價周期中,啟動慢,漲幅總體不高。
2019年前,西安房價漲幅的頂峰出現在2017年9至10月,比全國其他大城市房價漲幅見頂晚了大約一年。而且西安的房價漲幅頂峰從此輪周期來看,實際處于全國中下游水平。
這種周期性的差異,就導致,在其他城市房地產開始調整的時候,慢一拍的西安還在向上走,當其他城市回歸常態的時候,恰恰把西安凸顯出來了。
大家記得那個笑話么?
西安3月份房價漲幅全國第一,周期性的差異可能才是主要因素。
其實從房價的絕對值來看,西安房價與周邊城市對比,并不算太過于突出。具體看圖。
▲圖2:2019年全國主要城市樣本住宅價格 資料來源:WIND
所以,我們的第一個結論就是,西安房地產價格3月漲幅全國第一,可能更多的是周期性差異的因素,沒那么多信號意義,也不必過分解讀。
預計下半年起,西安房價漲幅將泯然眾人。
至于西安是否在一季度被住建部約談,我們不得而知,如果被約談,使用周期性差異去解釋,也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2
流動性風險一級響應!多大的事?
說完漲幅第一的事,再談談公積金流動性預警的問題。
西安住房公積金中心發布的這個《關于啟動資金流動性風險防控一級響應的通知》,從名字上看,非常惹人關注。
流動性風險!一級響應!
不明就里的吃瓜群眾還以為發生了多大的事呢。
其實沒那么嚴重。
決定公積金中心啟動流行性風險響應的關鍵指標是“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率”,就是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余額與住房公積金存款余額的比值。
簡單點說,就是公積金中心歸集了資金,然后再發放住房貸款,發的貸款如果太多,超過歸集資金,公積金中心流動性就可能出現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
西安公積金中心一級響應的前提是,個貸率在85%-90%之間。也就是說當前西安公積金中心歸集的資金,除了個人提取之外的剩余部分,已經有85%-90%被用于發放貸款了。
問題嚴重么?不嚴重。
因為公積金中心作為一個類銀行機構,靜態的看,其資金來源主要是單位和個人繳納的公積金,但動態來看,公積金中心可能的籌資渠道不只是公積金,從金融市場上也可籌集資金。
而且,公積金個貸率高,說明資金使用率高,側面反映西安的房地產市場還比較景氣。
再說了,這個響應,也不是只有西安提出來了。
▲位于振興路的西安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事大廳 圖片來源見水印
安徽省早在2017年3月,就下發了《安徽省住房公積金資金流動性風險預警機制實施辦法》,提出了公積金流動性風險的三級響應措施,廣東也在同年11月下發《廣東省住房公積金資金流動性風險預警和管理的指導意見》,開展同類工作。
從實際操作看,安徽省的滁州、淮北兩市分別在2018年4月和2019年1月啟動流動性風險響應措施,山東省濟寧市在2018年11月采取了公積金貸款輪候發放措施防范流動性風險。
有拉響警報的,也有撤銷警報的,2019年2月27日,宜昌住房公積金中心發布,即日起宜昌全面取消住房貸款發放輪候制。
我們的第二個結論便是,公積金的流動性預警和響應,也是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一部分,通過資金供給端的調節,約束需求端過快釋放。
碎碎個事。
3
流動性風險響應,會有預期效果么?
既然公積金流動性風險響應屬于房地產調控政策之一,那西安的政策,會起到預期效果么?
預計效果不會太顯著。
為什么這么說?先看公積金貸款在房地產貸款市場中的份額。
《西安市2018年公積金年報》顯示,2018年末,西安市公積金中心貸款余額625.65億元。年末個人住房貸款市場占有率為14.11%。
西安市居民購房,公積金貸款只占全部住房貸款的不足15%,公積金政策的調整,不會對西安房地產市場帶來過大的影響。
▲圖片來源網絡
再看貸款金額。2018年,公積金中心2018年發放個人住房貸款4.26萬筆170.93億元,單筆金額40.1萬元,單筆金額較2017年增加3.2萬元。
公積金貸款單筆金額與動輒120萬以上的單套住房價格相比,使用公積金購房的居民需要自備80萬左右的首付款,再考慮到當前房地產市場公積金貸款+銀行貸款的組合產品并不多見,使用公積金購房的群體,只能算是少數。
從此次一級響應的措施看,公積金貸款額度有所下調,但以公積金繳存余額2萬元為例,繳存3年以上,響應前最高可貸43.2萬元,響應后,最高可貸36萬元。略低于去年公積金貸款單筆金額,但低的也有限。
如果繳存余額大于2萬元,基本不受影響。
這是我們的第三個結論,西安的住房公積金流動性風險響應舉措,對西安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比較有限。
房地產波動牽動千家萬戶。
在當前形勢下,貿然預判未來走勢,都不是負責任的表現。
我們只需牢記四個字“房住不炒”。
唯一可以斷定的是,當前市場下,以投資為目的的房地產交易,絕對不是明智之舉。
作者: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