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整天喝酒吵架,不管家庭,這日子沒法過了!”日前,金寨鎮居民王某一紙訴狀將其丈夫郭某告上法庭訴請離婚。神河法庭法官見到訴狀,沒有急于下定論,而是與原告“嘮”起了家常。 王某與丈夫郭某結婚近二十年,育有一女。結婚初期,婚姻也算甜蜜美滿。后因郭某嗜酒,脾氣愈發暴躁,夫妻矛盾逐漸加深。在親友的勸說下,夫妻雙方平和了一段時間。2015年,王某與丈夫郭某因生活瑣事再次發生爭吵,郭某重拾酗酒的陋習,對家庭疏于照顧且時常在微信群散布污蔑妻子王某的言論,王某與丈夫幾次溝通無果,遂一紙訴狀遞交到法院,請求解除與郭某的婚姻關系。
經過溝通,神河法庭法官發現,王某與郭某的矛盾系因生活瑣事而起,并無其他原則性的問題,如果能剖析到位,疏導心理,還是有和好的可能。法官決定先對案件進行調解。
法庭電話通知郭某到庭應訴調解,郭某在電話那頭大喊道:“我不去!隨你們怎么判!你們要是敢判離,我也不能保證王某的頭是否還在!”法官立馬意識到了案件的特殊性和敏感性,決定啟動家事調查程序,親自上門了解情況。郭某見到法院工作人員,抵觸情緒很大,拒不配合應訴送達。憑借多年的辦案經驗,法官深知要妥善化解這一家庭矛盾,必須先說服郭某。通過走訪親友,聯系當地村干部,將郭某日常最熟悉的人都叫到一起,大家輪流勸說,耐心解惑,最終郭某放下了之前抵觸情緒,同意到法庭應訴調解。
針對王某與郭某一觸即燃的婚姻狀況,神河法庭的法官一改往日法官坐堂的究問式訊問。將王某和郭某帶到法庭家事調解室,在這里郭某開始敞開心扉,同法官交流起自己的想法,法官耐心聆聽,細致開導,從夫妻感情說到家庭和睦,從子女撫養說到倫理道德,王某與郭某從情緒激動到低頭不語,再到最后互相檢討,夫妻二人均淚流不止。最終,郭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向王某賠禮道歉并承諾今后一定會負責顧家,戒酒務實,照顧妻兒,與王某共同經營好家庭。
“我本來是下定決心要離婚的,可是到了法院,看到法官如此負責認真,做了這么多的工作,法官都沒有放棄我們的夫妻感情,我們自己更要努力經營好婚姻,感謝法官的努力給了我們重新來過的機會……”調解完畢后,王某激動地說。
2019年第一季度神河法庭受理離婚案件30多起,已成功調處20余起,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也贏得案件當事人的一片贊譽。
從“一判了之”到“家庭救治”,這是家事審判庭與傳統民事婚姻家庭糾紛相比的重大進步。家事審判往往涉及很強的倫理性、隱私性,常常是“剪不斷,理還亂”,只重視“結案”,忽視“事了人和”,往往更容易激發家庭矛盾,甚至會誘發惡性事件。因此必須“望聞問切”,找準病根,才能對癥下藥,案結事了。
承辦法官寄語: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和為貴,萬事皆興。每一對夫妻都是懷著對愛情的向往走進婚姻,也許時間的打磨讓你消退了激情,生活的柴米讓你覺得失望,越來越真實的伴侶讓你不再欣賞。此刻,你不妨回頭看看你們一起經歷的歲月,共擔的風雨還有溫情的點滴,靜下心來想一想,生活不容易,能找到一生的伴侶更不容易。婚姻的甜蜜與負擔,把握好了就是一生的幸福,放棄了就只是一段過往甚至一生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