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云富定位的是互聯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產品線相較于一般互金平臺有明顯優勢。但實際上,產品種類比較單一,投資方向不明確。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光大云富算是初出茅廬但是其背后是正牌光大集團的控股,這在互金行業是極其稀缺的。
從股權結構來看能夠看到光大集團帶著旗下光大證券、光大永明資產、興隴信托等合伙入股,所以這是血統純正的光大系,并且也是在光大集團官網上認可的金融業務一部分。在自行提交的企業年報顯示,資金均為實繳。可以基本排除擔心跑路的問題,出現光大的這兩個字,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變相的增信。
注冊,實名認證相當簡單,只需要輸入姓名身份證與銀行卡的姓名匹配即可。在中國碰到同名同姓的情況會很多,不乏有些想動歪腦筋的不法分子。
充值,不像監管要求的銀行存管,光大云富走的是前幾年比較流行的富友的托管。而且在充值過程中,三哥碰到單筆充值重復扣款的現象,如果要處理的提現的話要T+1日才能實現,在完成投資行為前,碰到這樣的事用戶體驗是很差的。
投資,官網上理財板塊有兩類產品,云富安盈以及云富保理。云富保理產品投向還比較明確,為保理資產轉讓類產品,收益尚可,額度比較緊張,基本一上線就會售罄。另一類云富安盈額度比較大,基本為200萬到500萬之間,部分產品還搭配新手專享, 新手有額外的加息并且投資限額為50萬元,說這個絕對收益率,對于一個央企金控集團的互金平臺而言,其實已經不算低了。但是比較嚴重的問題是,產品投向比較模糊,項目詳情顯示產品投向:詳見產品合同,本以為是真正的投資人才會有顯示,但真實投資之后還是沒有任何合同顯示,只是在定期資產里增加了一項投資明細,從認知產品到購買這一整個過程中,甚至連產品發行方資金流向都沒有任何披露,不該是個金融集團做出的事情。
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其中在負面清單的“十三禁”中增加了一條,禁止網貸機構開展類資產證券化業務或實現以打包資產、證券化資產、信托資產、基金份額等形式的債權轉讓行為。究其產品核心,云富保理實質上就是一筆證券化資產的債權轉讓,而云富安盈更多的成分是理財產品的拆分銷售。
從整體來看,光大云富定位的是互聯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產品線相較于一般互金平臺有明顯優勢。但實際上,產品種類比較單一,投資方向不明確。背靠光大集團綜合金融的背景實力的同時,也為集團其他業務拓寬了獲客渠道。但是目前似乎并沒有發揮出綜合金融優勢,更多的是背景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