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宣傳】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關乎每個人的健康
李海務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
1、什么是傳染病?
答:傳染病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出博得一類疾病。主要有:①經空氣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結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②通過飲食傳播引起的消化道傳染病。如:細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③經蚊蟲、血液等傳播的傳染病。如:乙型肝炎、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等。④由接觸體表傳播的傳染病。如:血吸蟲病、沙眼、狂犬病、破傷風、淋病等。
2、國家法定報告的傳染病有幾類?共多少種?
答:我國規定的法定傳染病有3類,共39種。①甲類傳染病2種:鼠疫、霍亂。②乙類傳染病26種: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③丙類傳染病11種: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
3、傳染病的報告與公民有什么關系?
答:每個公民都有義務和責任及時報告傳染病的疫情,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時,都應當通過傳真、電話等方式盡快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醫療保健機構報告。不得隱瞞、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
4、保護家人不得或少得傳染病的途徑有哪些?
答:一是控制傳染源:①一經發現傳染病患者,立即送醫院治療,對疑似甲類傳染病患者,應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②對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③患者離開后應對其污染的環境進行徹底消毒,對密切接觸者要采取預防措施。二是切斷傳播途徑:①呼吸道傳染病,應通風換氣,紫外線消毒空氣,不隨地吐痰和個人防護帶口罩等。②消化道傳染病,要對患者的餐具等煮沸消毒,糞、尿、嘔吐物等要用漂白粉或來蘇爾消毒。③經皮膚傳播的傳染病,家中注意防蚊防鼠。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避免和病人接觸,不用別人的衣被、洗具等物品。三是對易感染者加強保護:①對兒童、老人、病人進行預防接種。②加強飲食營養,提高抵抗力。
5、家中發現可疑傳染病或者有確診傳染病人時怎么辦?
答:如果懷疑家中有人患了傳染病,應做到:①馬上到附近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并配合醫務人員對病人以及密切接觸者進行治療,必要時隔離治療。②配合醫務人員對家中被污染的環境、排泄物、生活物品等進行消毒。③接受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調查。④在沒有治愈前,不能從事容易使傳染病擴散的工作。
6、什么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已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對公眾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損失的傳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的群體性傳染病,還有重大的十五中毒事件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發公共事件。
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與居民有什么關系?
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都是直接危害居民健康的大事,應急處理就是政府動員各方面力量,為了將事件危害縮小到最低、對居民健康傷害減到最少,而指定的應急方案和解決機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務人員,在發現這類事件時會及時上報政府部門,并對事件傷者進行急救、轉診;還要開展相關知識、技能和法律法規的宣傳,保護其他群眾不再受危害,保障擴大居民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