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動力決定發展的速度、效能和可持續性。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 現在已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資源要素和生態環境的約束日益增強。在這樣的背景下, 過去依靠的要素投入、投資規模、簡單引進技術設備等傳統發展路徑已難以繼續維持, 原來支撐經濟增長的動力開始減退, 迫切需要解決新的增長動力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 為發展打造新引擎。貫徹新發展理念, 必須強化創新驅動, 以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 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轉型升級。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及產業變革的興起, 只有抓住機遇, 提升創新能力和科技創新水平, 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和優勢。實現上述轉變, 必然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 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創造環境, 發揮創新的引領作用,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支撐。
近年來, 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創新創業蓬勃興起, 創新意識、創新環境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一些領域的科技發展水平已走在世界前列, 但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 還存在不少短板, 在創新發展的體制環境、激勵機制、創新成本、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還有薄弱環節, 如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 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 重要產業技術對外依存度超過50%。解決這些問題和短板, 需要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破除各種束縛創新發展的障礙,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