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必需的食物,在穩定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國是農業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在勞動生產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了土壤分類、土壤地理分布的理論描述。但一直以來,我國的農業生產方式停滯在小農經營上,土壤科學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
20世紀初期,近代土壤科學在國際上有了初步的發展,形成了土壤化學、土壤物理化學及土壤微生物學的分類研究。
20世紀30年代,國外土壤科學理論傳播到國內,開啟了我國近代土壤科學研究的發展歷程。1930年,農礦部地質調查所聘請國內外專家成立土壤研究室,進行土壤調查制圖工作,借此了解我國的土壤資源。但是,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土壤科學并沒有走上獨立自主的發展之路。
抗日戰爭勝利前夕, 為了爭取人民民主、為了祖國的科學進步, 著名土壤學家李連捷先生經多方奔走和聯絡, 與熊毅、侯光炯、李慶逵、馬溶之和黃瑞采等, 并聯合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中央農業實驗所的土壤工作者近70人, 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土壤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