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70年的接續奮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脫貧攻堅,我國實現了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惠及人口最多的減貧進程,取得了重大歷史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司長蘇國霞說。
在論壇上,蘇國霞回顧了70年來我國從實施制度改革、制定專項計劃緩解貧困,逐漸進入實施脫貧攻堅專項行動戰勝絕對貧困的歷史實踐。
“中國在經濟高速高質增長的同時保持了大規模減貧,特別是2012年以來年均減貧超過1300萬人。”蘇國霞說。
“當前,我國貧困規模大幅縮小,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8年年底的1660萬人,累計減少8239萬人,年均減貧超過130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1.7%,實現了農村85%左右的貧困人口脫貧,80%左右的貧困村退出,50%左右的貧困縣摘帽,在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和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陳志剛說。
據統計,近5年來,我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10.0%,實際增速比全國農村平均水平高2.3個百分點。2018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3627元,比上年增加417元,增長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