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絲綢之路從古至今都不僅是一條經濟之路或貿易之路,更是沿線各國的文明交流之路。共建“一帶一路”為沿線國家相向而行、互學互鑒提供了平臺,促進了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歷史背景人群的深入交流,使人類超越民族、文化、制度、宗教,在新的高度上感應、融合、相通,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自2003年以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媒體、旅游等領域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合作,促進了各國政黨、青年、社會組織、智庫、婦女、地方交流協同并進,初步形成了和而不同、多元一體的文明共榮發展態勢。比如在教育人文方面,中國每年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獎學金、援外文化修復基金等。又如在衛生健康方面,實施了中非公共衛生合作計劃、中國—東盟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百人計劃等上百項,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推動傳染病防控、衛生體制和政策、衛生能力建設與人才合作以及傳統醫藥領域的合作。
本屆論壇期間,中國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發起“關愛兒童、共享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合作倡議,啟動“絲路一家親”行動,推動沿線各國社會組織共同開展民生領域合作,提出舉辦“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并發布《長沙倡議》,發起成立“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等一批文化組織,并簽署了一批文化合作協議,將沿線各國的人文合作推向了新的高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