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陣地 強隊伍 創特色
——義烏市福田街道
文化體育工作側記
文|王勇 圖|義烏市福田街道辦事處提供
原載于《浙江畫報》2019年5月刊
義烏市福田街道成立于2014年10月。福田,如同她的名字一樣,是一塊福澤之地,是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核心區域,是貫穿新絲綢之路的“義新歐”班列發展的重要支點。近年來,福田街道的文體工作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緊緊圍繞街道的黨政中心工作,先后獲評浙江省城市體育先進街道 1次,獲省級文明村1個,金華市級文明村11個,義烏市級文明村13個,省級“非遺”1項(義烏棗加工技藝)。依托本地文化體育資源,街道開展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活動,營造了健康向上的氛圍,不斷豐富和滿足社區居民、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和好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消臟滅亂”環境大整治宣傳工作
福田街道以大項目為引領,以文化禮堂建設為依托,帶動街道大文化發展,挖掘本地特色文化,發展旅游購物文化,打造文化精品項目。一是積極謀劃新建福田文化中心;二是依托宗宅村、宗氏家廟,打造宗澤文化園;三是挖掘范蠡文化元素,投資800萬元建設聯平村陶朱公園;四是推動未來城養生休閑項目建設,計劃于年底完成水上樂園項目;五是配合做好下駱宅白沙湖濕地公園建設;六是有效推動文化禮堂建設。
為不斷完善文體架構,福田街道以廣場舞培訓為依托,大力培育文體隊伍。街道明確由宣傳委員主抓文體工作,各社區、工作片有具體分管領導,各村有文體輔導員,成立了街道文化志愿者隊伍,形成了人員分工明確、層層有人抓的文體工作體系,大力培育文化體育隊伍。各社區、村依據自己的特色成立了舞蹈隊、羽毛球隊、群眾性文體組織。街道每年開展廣場舞培訓,讓基層的文化隊伍活躍起來。2018年,街道還啟動了“文藝健身進家庭”活動,把木蘭系列、旗袍秀等項目培訓送進32個村社,通過直接送學的方式,帶動各村、社區文藝健身隊伍的組建、
福田街道以重大節日為契機,助推民俗文化發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提高群眾的綜合素質和參與全民健身活動的積極性。近年來,街道承辦了“美麗非遺”六進演出等多項市級活動,每年舉辦各項活動30余場。“三八節”期間,“綠色福田 巾幗先行”“三勇三新 奮勇爭先”全民健身走、“創文明城市 展巾幗風采”拔河比賽等活動更是創出了特色,形成了品牌,吸引了轄區的眾多單位積極參與。街道依托農村文化禮堂、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助推發展。
福田重視文物保護工作,認真貫徹《文物保護法》,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結合街道工作實際,有計劃地開展維修保護工作。層層簽訂文物保護責任書,建立文物員隊伍,加大文保宣傳力度,落實文物保護責任,不定期開展文物保護安全巡查工作。福田街道轄區現有古建筑45處,其中金華市級文保單位3處,義烏市級文保點10處,三普登入點43處。新發現湖塘漢墓、駱著存橋、官端前村、清塘古建筑和東前王村糧倉等 14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