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意識形態
決定了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
今天
我們一起來看看
街道各社區如何培養
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保
紅五月社區
為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近日,益優公益聯合紅五月社區在杭州澎行幼兒園開展了“垃圾分類”之“環保小衛士”的活動。
活動中,來自益優公益的志愿者姐姐們給小朋友們講述了垃圾分類的知識,通過生動的PPT展示,重點講述了什么是垃圾分類,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如何正確進行垃圾分類,結合相關生活中常見的垃圾來告訴小朋友們如何做一個真正的“環保小衛士”,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隨后,幼兒園老師與志愿者組織孩子們參加了“迷你垃圾分類投放”小游戲,小朋友們選擇垃圾小卡片,根據垃圾分類投放規則,正確放置垃圾,做到正確垃圾分類,從小做起。
在“垃圾分類”宣講過程中,志愿者小姐姐不斷向小朋友們提問有關垃圾分類的問題,小朋友們積極舉手發言。“可回收垃圾桶是藍色的”,“喝過的可樂塑料瓶是可回收垃圾”,“我們吃過的蘋果是廚余垃圾”等小朋友們精彩的課堂發言,讓志愿者和老師們頻頻為他們點贊。
此次活動,旨在增強小朋友們正確的垃圾分類意識,認識到“垃圾是放錯的資源”,讓“低碳、綠色、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培養并提高孩子們自覺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從小做起,從當下做起,從孩子出發,讓垃圾分類走進千家萬戶。
王家井社區
為營造人人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樹立環保從我做起,垃圾分類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的觀念,王家井社區葫蘆媽親子學院開展“童筆繪地球,童心倡環保”的主題活動。
活動中,志愿者葫蘆媽向孩子們介紹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以及環保小知識,倡導小朋友們熱愛大自然,并學會用實際行動去愛護自己心中的家園。接著,志愿者們共同輔助孩子們開展繪畫活動。孩子們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用流暢的線條和簡單的圖案勾勒出一幅幅充滿童趣、幻想、活力的圖畫,一幅幅五彩斑斕的畫卷,表達了他們對垃圾分類的理解以及對地球媽媽的無限熱愛。
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體驗到繪畫的樂趣,更讓他們從中了解到垃圾分類的意義以及地球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共創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