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的空氣,婉轉的鳥語。走進西寧街道洽坡村委會,山里山外一片片紫丹參花在陽光照耀下分外醒目,處處洋溢著紫丹參產業發展的勃勃生機,村民們正忙著施肥、除草、打花 。
“種植紫丹參成本不高,工序不繁雜,勞動強度也不大,像我這樣身體不太好的人都可以干。而且政府還給補助,幫著和公司簽訂合同,實行保護價收購,我們沒有什么更大的風險。”說起種植紫丹參,洽坡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菊香滿心歡喜。
洽坡村委會下轄6個村民小組,535戶2225人,目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4戶272人。近年來,村委會按照“帶出一批能人、帶活一項產業、帶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根據轄區山高氣溫低的特點,因地制宜將紫丹參種植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途徑,幫助貧困戶增收。同時,與宣威市龍津藥業有限公司簽訂成品訂單保護價收購合同,以“黨總支+公司+基地+農戶+電商”的模式發展種植紫丹參,解除了農戶的后顧之憂,保證了農戶收益。
村黨總支書記王定高介紹,洽坡村委會以紫丹參產業為基礎,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成立宣威市和畜豐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23戶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為社員。按照“協會+農戶”模式,以大戶為龍頭,帶動、引導農戶發展紫丹參種植產業,用產業促增收。目前共投資50萬元,其中項目資金扶持20.2萬元,群眾自籌及投工投勞11.8萬元,土地流轉9萬元。共種植紫丹參110畝,其中直接受益建檔立卡貧困戶23戶,紫丹參正成為當地農戶的“致富花”。
“以前沒有什么收入來源,兩個孩子都在上學,父親又常年生病住院,一家人的生活沒指望。今年,我家種植了6畝紫丹參,按保護價收購計算,至少可以收入二三萬元,按這樣下去,我們家脫貧沒有問題,生活會越來越好!”洽坡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彩芬信心滿滿地說。
文/圖 繆紅玲
責任編輯 晏廷勇 浦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