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縣花園社區黨委樹立“大黨建”思維,按照“互駐共建”的原則,拓寬黨建領域,強化服務功能,搭建區域化黨建連心橋,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完善機制
堅強堡壘
一是成立“區域黨委”,實現區域內的共駐共建。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聯、利益相關、工作相促的原則,在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學校等各領域黨組織組建非建制性的區域聯合黨委,搭建聯系溝通的平臺,推進黨建資源和社會資源的良性互動。二是以社區黨委為核心,采取“1+N”的方式,吸納駐區單位黨組織等力量,建立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黨組織“雙向服務”,搭建相互溝通信息、交流經驗、資源共享的平臺,積極推行“黨建項目認領”“雙向服務”“菜單式服務”,形成黨建相融互動新格局。三是開展黨員積分制管理,明確評定標準辦法,黨員參加活動賺取積分,用積分作為年度評優秀的重要依據,有效增強了黨員的責任意識,建立了黨員“風采墻”,鼓勵黨員向身邊榜樣學習、向身邊榜樣看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立足民生
營造氛圍
一是針對轄區內愛好書畫、民樂的老年人多的特點,積極為居民搭建舞臺,設立閱覽室、老年人活動室,對轄區居民免費開放,實現“老有多為,老有所樂”。二是依托“文明康樂站”,組建“花園樂”戲曲小樂隊、書畫聯誼會、攝影愛好者協會等,積極開展各種文體娛樂活動,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如:組織轄區攝影愛好者深入院落、深入居民生活,用手機記錄發生在自己身邊和院落里的小人物、感人事,積極弘揚新風正氣。三是“共建暖心”促發展。依托包聯共建單位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聯動、思想教育聯抓、環境衛生聯治、社區治安聯防、服務工作聯動、文體活動聯搞、公益事業聯辦等共建活動,社區黨組織活動由“獨角戲”變成“大合唱。
強化服務
共建和諧
一是提供興趣化服務。結合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服務群眾活動,組織駐區單位黨員到社區簽訂“愛心認領書”,收集社區居民群眾需求,為群眾提供興趣化的多元服務。二是提供便捷化服務。通過整合轄區各類資源,依托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和18個居民服務點,采取志愿服務、社會化服務等形式,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咨詢、矛盾調處、家政事務、扶老育幼等便利服務。開通“姐妹聊天室”,發揮鄰里之間熟悉的優勢,協調化解糾紛矛盾。三是提供個性化服務。開設“四點半課堂”,充分利用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隊伍資源,每天從下午四點半到五點半,免費為轄區家長代管孩子,以填補小學生放學后的空白期,解決家長們的后顧之憂。依托“愛心救助站”,40個駐地單位和105名在職黨員面向轄區內弱勢群體廣泛開展關愛行動、就業幫扶和志愿服務等活動,為居民辦實事解難事。
(清水河縣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