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龍泉街道以創建玉溪市城市基層黨建示范點為契機,牢牢抓住黨建引領這個根本,主動適應城市基層黨建面臨的新情況新變化新要求,聚焦城市發展改革中存在的難點熱點問題,充分學習借鑒北京市“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先進經驗,強化黨建引領,在老舊小區治理、重點項目建設、集貿市場管理等方面大膽探索、創新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
近期,龍泉街道立足易門縣國家衛生縣城鞏固復審的主戰場,主動當好城市管理的“主人翁”,持續深化黨建引領“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實踐,跳好“集體舞”、推出”組合拳”,全面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享”的治理體系,助力縣城人居環境“持久戰”首戰告捷,順利通過鞏固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技術評估,城市管理、城市治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一
盤
棋
吹響衛生縣城創建的“緊急哨”
緊扣縣委、縣政府美麗縣城、衛生縣城、健康縣城、文明縣城、生態縣城“五城同創”的決策部署和迎接國家衛生縣城復審的緊急“動員令”,自覺提高站位,牢固樹立全縣上下“一盤棋”思想,以構建區域化黨建為抓手,強化街道統籌協調功能作用發揮,通過組織召開聯席會議、現場共商共治等形式,有機聯結轄區單位、行業管理、綜合執法等各領域黨組織和行業主體打破體制、隸屬、級別的束縛和壁壘,力量和資源向“創衛”一線聚合、下沉,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成為全縣上下共創衛生縣城的制勝優勢。截至7月22日,龍泉街道累計召開國家衛生縣城創衛復審專項聯席會議13次。
一
張
網
吹響上下聯動的“集結哨”
圍繞美麗縣城建設的藍圖,按照就近就便、人力均衡、人事相符的原則,完善縣、街道、社區、組四級聯動體系,將城區三個城市社區劃分為86個網格,實現黨建、治安管理、創文創衛等多網融合,織密上下聯動、條塊協同、權責清晰的組織網絡。
以落實“街(路、巷)長”和在職黨員“雙報到”“雙報告”制度為契機,切實推動各級街(路、巷)長、網格包保責任人到街巷院落發現和解決問題。截至目前,全縣共選派了33名縣級領導擔任城區62條街(路、巷)的街(路、巷)長,明確了78家網格包保責任單位和189名四級包保責任人,102個駐區單位黨組織、2000名在職黨員全部完成了“報到集結”。
一
條
心
吹響攻堅克難的“沖鋒哨”
聚焦背街小巷、集貿市場、城中村、城郊結合部等重點區域和亂搭亂建、亂停亂放、亂堆亂掛等治理難點,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城市管理、市場監管、公安、消防等縣屬相關職能部門下派200余名工作人員組建成立聯合執法,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痼癥結頑疾打好“突擊戰”,強勢推進治臟、治堵、治亂、治違;各包保單位、街道、社區黨組織勠力同心、密切配合,嚴格按照“一街一方案”“一巷一對策”,落實“街(路、巷)長”包保責任及網格化管理要求,集中人力、物力合力攻堅、全力以赴抓好國家衛生縣城復審工作。
一
面
旗
吹響全民參與的“動員哨”
堅持“創衛為了人民,創衛依靠人民”的理念,發揮黨的群眾工作優勢,注重調動市民群眾、市場主體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厚植“易門是我家、創衛靠大家”的自主意識和家園情懷。強化街道、社區、居民小區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發揮城中村、老舊小區等黨員中心戶在宣傳發動、落實門前“三包”、監督管理的先鋒模范作用,建立完善居民自治機制,形成街道抓社區、社區抓支部、支部抓黨員、黨員帶群眾的鮮明導向。
全縣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創衛”一線,身體力行、走街串巷,率先垂范、示范帶動,干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以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撬動整合全縣各方力量深度參與國家衛生縣城創建。
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全縣環境衛生明顯改善,秩序井然有序,面貌煥然一新,為下步“美麗縣城”創建工作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