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前,全市公安機關正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區公安工作會議精神,傳承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如火如荼地開展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近期,南寧警方陸續刊發各單位創建工作動態,帶大家走進基層,一起感受派出所民警們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維護平安的動人事跡。
▲2019年8月2日,在長虹派出所的糾紛調解室,社區民警羅民和前來調解兩名群眾親切握手。
至此,7月29日中鐵五局項目部因土方施工與群眾產生的糾紛,在羅民和警務助理韋芯瑋的多次調解下得以解決,糾紛雙方對社區民警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表示了肯定。
▲在瑯西村,南湖派出所社區民警付灼貴正帶領輔警,來到埌西村委采集基礎信息。這作為公安機關收集打擊違法犯罪偵破線索最基礎的工作,卻一次次考量著社區民警的情商、智商。
這就是南寧市公安局南湖分局社區民警的日常工作,看似重復的工作卻包含耐心和毅力,看似簡單的工作卻包含著細致和堅持,在轄區群眾的支持和肯定的背后是南湖分局的社區民警的一次次總結和默默的付出........
近年來,南寧市公安局南湖分局以“楓橋經驗”為參照,持續推進社區警務深度融入基層組織、融入社區群眾。積極構建與社區治理高度融合的南湖社區警務機制,全力打造“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建造平安南湖的牢固“基石”,實實在在增強了轄區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改革完善社區警務機制以來,南湖分局黨委高度重視社區警務工作,在落實上級公安機關要求的前提下,結合自身實際,創新南湖社區警務機制,社區民警深入到轄區群眾當中,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群眾矛盾糾紛化解、拓展便民服務渠道、搜集違法犯罪線索、防范打擊盜、搶、騙、傳銷及黃、賭、毒違法行為等工作。據統計,2019年來,轄區群眾的安防意識顯著提高,入室盜竊、盜竊車內財物案件接報數持續大幅下降;上半年,轄區傳銷、非法融資、電信詐騙案件數環保比下降51.8%,轄區治安環境持續好轉。居住在逸景園小區的黃阿姨表示,“南湖公安的社區民警既像一束暖光,照暖民心,又如一把利刃,直插犯罪分子的心臟。”
“一居一警、一村一警”
覆蓋全轄區
南湖分局通過優化警力配置、創新制度機制、完善考評體系,全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扎得深的專職化社區民警隊伍,為深入推進社區警務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目前,南湖分局已全部完成社區民警“一居一警”“一村一警”配置工作,任務重的居(村)委做到了一居(村)多警。由于社區警務工作的復雜性,對社區民警的工作能力要求高,務必是政治覺悟高,情商高、智商高,一崗多專的“三高多專”全面發展型人才。南湖分局黨委通過精挑細選出16名社區民警,讓這16名社區民警融入基層沉入社區。
為保證社區民警有充足時間沉入社區,南湖分局明確規定不得將社區民警“挪作他用”,不得安排社區民警日間參加派出所值班確保常態勤務下社區民警每周在社區開展工作不少于5個半天。此外,分局還專門制定勤務規范和考核辦法,從制度層面指導督促社區民警沉入社區開展工作。
為保證社區民警隊伍穩定性,分局規定社區民警原則上3年內不允許變動崗位,如確需要調動的,也要做到“先進后出”,先補充警力、再辦理調動;制定出臺激勵政策,在樹典宣傳方面分局政工部門也明顯向社區民警傾斜,進一步提升職業榮譽感和歸屬感,確保社區民警崗位“有人干、愿意干、搶著干、持久干”。
▲每天,天剛剛亮,在鳳嶺北社區,鳳嶺派出所副所長覃一峻便帶領著巡防隊伍開始了一天的例行巡邏工作,用相同的步伐,相同的謹慎細致,丈量社區相同的土地,生怕錯過一絲安全隱患。
規范社區警務室建設
創新科技手段應用
按照“有獨立成間,有鮮明的標識特征、凸顯社區警務室專業服務功能、能體現社區治理主題”的標準,南湖分局大力推進社區警務室建設,努力將警務室打造成集政策咨詢、糾紛調處、信息采集、戶籍辦理初審、身份證遺失補辦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工作服務站。目前,南湖分局符合標準的社區警務室已達16個。
依托社區警務室,分局社區民警加大入戶走訪、社區巡查力度,高頻次開展警情通報、治安防范宣傳,逐一回訪可防性刑事案件當事人,及時發現、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協調推進“平安基層行”等防范工程建設,不斷提升社區安全系數。
2019年上半年,社區民警共開展入戶走訪1200余戶(次),發現、消除各類社區安全隱患5百余處。進社區開展防盜、防搶、防火、防黃、防賭、防毒、防拐、防詐騙、文明養犬及掃黑除惡等主題“平安基層行活動”16場次。工作中,每名社區民警都配備了新一代移動警務終端,做到警務信息“隨采集、隨錄入”,現場查詢、當場反饋群眾的咨詢類求助。
此外,南湖分局還在互聯網上建立了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級“陽光警務”大廳群,其中在派出所“陽光警務”大廳專門設置社區警務模塊,方便群眾網上查詢了解相關法律政策、社區治安狀況等信息,并可以預約辦事。
▲在嘉賓社區,南湖分局民警梁穎婕,正在開展打擊傳銷主題“平安基層行”活動,她甜美的笑容,細致耐心的工作作風,在嘉賓社區群的群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由內而外的“警貌”,為她每次“平安基層行”宣傳活動,贏得了轄區群眾支持和肯定。
以黨建引領多元調處矛盾糾紛
為構建多元共治的社區治理新格局,南湖分局以黨建為抓手推動社區治理,積極推動落實黨員社區民警兼任居(村)委黨組織副書記、充分發揮社區民警組織協調、宣傳引導、指導服務的作用,推動各方力量形成“多位一體”的社區治理模式。通過協調各方齊抓共管,在社區治理尤其是整治“傳銷”等頑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南湖分局建立完善以社區民警為骨干的矛盾糾紛多元調處機制,在派出所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通過社區民警與人民調解員、律師等專業社會力量的協作配合,合力開展矛盾糾紛調解工作,2018年至今共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700余起,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每隔一段時間,鳳嶺派出所社區民警盧雅冬,就會會同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對小區的各種安防、消防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并給物業管理人員給出改進意見。只有小區“安全”了,盧雅冬才會在檢查登記表上,慎重的打上“勾”。
下一步,南湖公安分局將持續發力,進一步鞏固、完善社區警務機制,打造“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貢獻力量。
(南湖公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