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橋街道
精彩內容
酒仙橋街道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多措并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酒仙橋街道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酒仙橋街道古城村臨城靠礦,與泗河綠色發展帶、龍湖濕地等生態景觀毗鄰,近年來,古城村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 促進發展”的工作思路,堅持民主治村、環境立村、發展興村,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利用臨城靠礦優勢,建設了占地4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460平方米的古城商貿市場,解決了村里120名村民的就業問題,可增加集體收入15萬元。盤活廢舊倉庫閑置庭院,出租建起了床墊廠相框廠和紡紗廠。調整產業結構,種植苗木經濟林,其中果樹1000棵、大葉女貞1000棵、雪松1320棵、冬青4000棵、金銀花80000株,美化環境,增加收益。目前,古城村年集體收入可實現50多萬元。眼下,龍湖濕地建成,村兩委積極探索“景村融合”新模式,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
【采訪 酒仙橋街道古城村黨支部書記 王建國】我們依托龍湖濕地,規劃建設美麗鄉村旅游村莊,大力開發綠色餐飲、旅游紀念品、農家樂等鄉村旅游產業,打造泗河沿岸旅游色帶經濟。
在鄉村振興工作中,酒仙橋街道堅持“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發展“一區三園四市場”特色經濟:“一區”是以古城村為中心,沿泗河打造包括田家村、河頭村、焦家村、粉店村、三河村等6個村在內的“一河兩岸”黨建示范片區。沿線村莊借泗河堤頂路、魯南高鐵、濱河路南延等市區重點工程道路優勢,發展種植果園260畝、苗木經濟林470畝、蔬菜大棚400畝,變“路網”“林網”為“經濟網”“致富網”。“三園”即中小微企業孵化園,街道始終秉持“有小不愁大,關鍵在孵化”的發展理念,建有陳家村、田家村、天仙廟村3個中小微企業孵化園,有企業29家,解決周邊村民就業2000人。“四市場”是指東關市場、東關便民疏導點、天仙廟便民疏導點、古城村農貿市場,共有攤位近300個,吸引周邊村民開展經營銷售,增加村民收入。
同時,酒仙橋街道加大村莊環境整治,開展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環境美化、村莊亮化,拆除違建60處、5040平方米、粉刷墻面5萬余平方米。實施鄉風文明行動,建設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0個、鄉村記憶村史館2個,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2019年街道預計實現村集體經濟總收入602.69萬元,全面消除年收入8萬元以下村,并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
酒仙橋:創城再發力 堅決打贏“百日攻堅”戰
今年是濟寧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第二年,是攻堅克難的關鍵一年。酒仙橋街道以“年年都是大考年,月月都是沖刺月,天天都是工作日”的狀態,發揚一線推進、連續作戰的工作作風,強力推進創城工作。
眼下正值高溫酷暑,在酒仙橋街道各居民小區,記者看到創城人員不畏炎熱,對小區衛生死角、基礎設施、違規停放車輛、“十亂”現象進行“地毯式”排查整治。
近期,酒仙橋街道針對創城重點、難點、堵點,街道再部署、再發力、再攻堅。對重點網格區域,整合資源,集中攻堅,8個網格長帶領包保村居“兩委”成員、包村機關干部、社區公益崗、保潔員全部靠上,劃分片區,集中優勢力量打攻堅克難的殲滅戰。向群眾發放《創文明城,做文明人倡議書》《酒仙橋街道創城三問》1萬多份,做通了群眾工作、攻克了問題難點、提升了市民素質,再掀創城熱潮。發現即整改,一線推進出成效。創城是發現問題的過程,更是整改問題的過程。街道堅持發現即整改,整改即徹底,推進在一線、銷號在一線,變被動為主動,向細節要成效,全面徹底消除創城隱患點,使創城工作在快速整改問題中持續推進、取得實效。
鎮街動態
酒仙橋街道召開創城“百日攻堅”推進會
7月17日,酒仙橋街道召開創城“百日攻堅”推進會,區委常委、區委組織部部長閆峰參加會議并就做好酒仙橋片區的創城工作提出要求。街道黨工委書記孫恒講話,要求提升標桿、奮起直追抓落實,按照創城標準,抓好規范化整治、精細化提升。要明確責任、勇于擔當抓落實,包保部門、駐轄區單位、街道機關干部、村居、物業公司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創城強大合力。要自我加壓、攻堅克難抓落實,堅決克服思想、標準、資金、人員等難題,以“拼搏到無能為力,努力到感動自己”的精神,以“創則必成”的信心和決心,再鼓干勁、再掀高潮,確保圓滿完成創城任務。
黨團聯動,七彩假日——酒仙橋街道開展困境兒童幫扶救助活動
7月26日,酒仙橋街道組織開展“黨團聯動,七彩假日”困境兒童救助活動。 來自兗州春暉社會服務中心、兗州青少年視力預防中心的“愛心媽媽”與轄區留守兒童、困難兒童結成幫扶對子,為孩子們送去了助學金,勉勵他們好好學習,快樂生活,努力成長為積極樂觀、對社會有用的人。
此次救助活動為酒仙橋街道“黨團聯動,七彩假日”暑期志愿服務活動的一部分,今后街道還將重點圍繞少年兒童自護訓練、閱讀分享、科學普及、生態環保等方面,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轄區青少年暑期生活。
東城又添新景點,龍湖濕地歡迎您!
龍湖濕地是濟寧市“十二明珠”之一,北起泗河兗州曲阜交界處,南至泗河金口壩,全長7公里,規劃建設1#至4#濕地,并建有人行步道、小品景觀、綠化植物等。工程建設有利于凈化泗河水質,改善河道生態環境,并為群眾提供一個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龍湖濕地建成后,與青蓮公園、金口壩、大禹公園串聯形成泗河綠色發展帶上一條靚麗的風景線,打造出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