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洪杰
集合信托市場遇冷,募集規模大幅下挫。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上周(6月15日到6月21日)集合信托募集資金129.07億元,環比減少45.18%;發行規模327.78億元,環比減少39.45%。
規模的大幅下滑,一方面有沖高回落的原因,另一方面受近期的信托資金池事件和監管壓降融資類業務的影響。有分析人士稱,短期內,集合信托產品中融資類信托發行可能會受到影響。
“信托公司是資產管理的一類主體,堅持的原則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專業管理能力和聲譽極為重要。但在過去十年中,行業并不太重視這塊,只追求規模和利潤。近期,安信信托和四川信托的風險事件對整個行業的影響非常大,不少合格投資者處于遠觀狀態。”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多家信托公司出現風險事件
此前,四川信托資金池業務全部停止后,6月初,其多個資金池類產品出現逾期。另外,對于今年還未到期的項目,不少投資人也已被告知“大概率會逾期”。
6月17日,四川銀保監局副處長周杉稱,四川信托運用TOT產品(資金池的一種)逃避監管要求,隱藏風險資產,卻不向投資者披露真實信息,屬于違規行為。
據了解,四川信托的TOT產品大概有260億元左右。四川信托總裁劉景峰表示,自2020年5月29日第一筆延期項目出現后,到2020年底,到期產品規模為129.9億元,上述這部分產品有大部分可能會延期;2021年內到期的TOT產品規模為103.45億元;2022年內到期的TOT產品規模為19.22億元。
有業內人士透露,四川信托多個產品的逾期,或與安信信托當前面臨的困境有關,風險爆發前雙方業務多有來往。今年4月3日,上海銀保監局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對安信信托處罰款共計1400萬元。處罰原因在于,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部分信托項目違規承諾信托財產不受損失或保證最低收益;2016年至2019年,違規將部分信托項目的信托財產挪用于非信托目的的用途;2018年至2019年,推介部分信托計劃未充分揭示風險;2016年至2019年,違規開展非標準化理財資金池等具有影子銀行特征的業務;2016年至2019年,部分信托項目未真實、準確、完整披露信息。
4月7日,安信信托發布公告公布違規業務的金額:安信信托通過簽訂遠期轉讓協議、出具流動性支持函等方式,違規承諾8筆信托財產不受損失或保證最低收益,金額共計33.3億元,上述協議或支持函均已到期,已造成嚴重的兌付風險;違規將信托財產挪用于非信托目的的用途金額共計126.56億元,截至2020年1月,上述項目基本已逾期或欠息;未充分揭示風險,隱瞞了信托計劃出現逾期等風險信息等。安信信托根據監管要求,暫停自主管理類資金信托業務,限制向股東上海國之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分配紅利。
就整個行業來看,隨著風險資產規模的增加,信托資產風險率也在持續提升。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末,信托業資產風險率為3.02%,較2019年末提升0.35個百分點;信托行業風險資產規模6431.03億元,環比增加660.56億元,增幅11.45%。一季度末的信托項目數量和風險資產規模同比增幅分別為61.63%和127.20%。
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4月共發生信托產品違約事件41起,涉及信托公司21家,涉及金額高達78.6億元。5月共發生信托產品違約事件23起,涉及信托公司13家,涉及金額高達128.2億元。
從“非標”到“標品”的轉型
信托業協會2020年一季度數據顯示,一季末,信托業規模約21.3萬億元,融資類信托和事務管理類信托占比近76%。其中通道業務雖有壓縮,但依然占比較大,有業內人士預測當前信托業通道業務占比在40%~50%之間。
長期以來,信托融資類產品將受托資金以融資的方式借給資金需求方,一直扮演了“影子銀行”的角色,近年來監管持續要求壓縮規模。
5月8日,銀保監會發布《信托公司資金信托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對資金信托投資非標債權資產管理有嚴格的要求:限制投資非標債權資產的比例,限制非標債權集中度,限制期限錯配,限制非標債權資產類型,并明確資金信托不得投資商業銀行信貸資產,不得投向限制性行業。
一位業內分析人士稱,信托行業賺錢的業務主要是靠地產和城投以及一些通道業務。監管明確要求,全部集合資金信托投資于非標債權資產的合計金額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全部集合資金信托合計實收信托的50%。這意味著,信托公司業務將向“標品”轉移,只有“標品”規模做大了,非標業務才有較多的額度。
行業里,大資管監管標準趨于統一,各類金融機構同臺競技。雖然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信托公司非標投資比例限制相對寬松,但是,非標占比的高壓線仍在倒逼信托公司加快轉型,未來加強標準化資產的主動管理和投研能力將是信托公司的業務重點。
“增加以債券為主的標準化資產配置,沿著這一監管導向,投行化(通過非標和標準化工具系統解決客戶融資問題)、理財化(發行以‘固收+’為主的私募凈值型產品)、私行化(拓展代銷渠道)將是探索方向,在這一過程中信托產品的剛兌屬性將逐步瓦解。”興業研究首席金融行業分析師孔祥表示。
另外,服務信托業務也是未來信托公司的重要發力點之一。服務信托業務是指信托公司運用其在賬戶管理、財產獨立、風險隔離等方面的制度優勢和服務能力,為委托人提供除資產管理服務以外的資產流轉,資金結算,財產監督、保障、傳承、分配等受托服務的信托業務。“服務信托的內涵非常豐富,不過,此業務的發展需要長期沉淀。”有業內人士稱。
一位北京地區信托人士表示,信托過去是最少受到監管的一類金融行業,被稱為“金融超市”。資管新規拉平了不同資產管理機構的市場地位,專業化特色定位的“專賣店”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