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到現在的跌幅,是盤京投資成立以來產品遭遇的最大跌幅,也是我們公司成立以來遭到的最大損失和考驗。”在市場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下跌后,不少私募產品出現較大回撤,日前百億私募盤京投資也向持有人致歉。
![]()
私募大佬莊濤解釋稱,回撤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場極度的風格變化。在具體操作上,莊濤反思稱,自己在配置上缺乏彈性,未來會更加謹慎,對于優質賽道的優質成長類企業信心十足。此外,他也呼吁投資者再多一點耐心。
與此同時,盤京投資管理合伙人、基金經理陳勤也于近日與投資人進行了深度且坦誠的交流。他表示,今年以來確實感覺到比較大的壓力,也有一定的逆風,但未來依然會堅定風格不飄逸,持續關注景氣度向上但市場還沒有充分預期的行業和公司。
私募大佬莊濤致歉
近日,私募大佬莊濤發布《致基金投資人的一封信》,在信中莊濤坦誠地表示,“本周我管理的基金出現了大幅回撤,連同之前的損失,導致今年給各位投資人帶來了比較大的虧損。我覺得有必要在這個時候給大家做一個解釋。”
莊濤指出,導致回撤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市場極度的風格變化。地產股、煤炭股、金融股這些很多年沒有表現過的股票成了市場主流,而其重倉的成長股賽道不管基本面如何、估值如何,都被嚴重拋棄。
其次,今年受戰爭和疫情兩大黑天鵝事件的影響,成長股風格受挫。莊濤表示,在巨大的前無來者的風險面前,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將會大幅度降低。那些股價低位、估值很低、有所謂“保增長”預期,且在關鍵時刻有重要資金護盤的周期股,尤其是金融股,就成了最重要的配置選擇。
莊濤指出,今年垃圾股的走勢遠遠超過想象,各類游資瘋狂利用漲停板炒作各種主題、概念。“這讓我們無論對于大盤股還是中盤股的股指期貨對沖都無法實現。而實際上,當意識到要對沖可能的大風險時,已經完全來不及了。”
最后,莊濤坦言,產生這樣的回撤原因之一,也確實是有幾個股票選的不好。“今年到現在的跌幅,是盤京投資成立以來產品遭遇的最大跌幅,也是我們公司成立以來遭到的最大損失和考驗。”
成長類投資處于非常糟糕的時刻
對于未來市場發展,莊濤判斷,如果上述兩大核心風險不解除的話,A股的這種極端風格確實有可能持續,產品凈值可能還將面臨壓力。特別是,如果這兩大風險極端化,不排除今年會是成長類投資者的“熊市”。
“在4月中旬這個時點,成長類投資正處在非常糟糕的時刻。”莊濤分析原因稱,所謂的“保增長”政策還沒有落地,大家期許很多;兩個風險仍在發酵中,甚至疫情導致的停產還在進行,不具備成長股的投資氣氛;即便靜態看估值,現在還只能看2021年的估值,還顯得只是合理,但不便宜;公/私募基金里普遍是我們這類成長型的投資者,然而現在迫于壓力,許多投資者進行了所謂的“調倉換股”。
莊濤對于優質賽道的優質成長類企業信心十足。因為理論上,成長型投資在下半年(個人判斷八月開始,所以可能還有最難熬的三個半月)獲利機會將大大高于上半年。“中國經濟處在一個長期的調整期,這種情況下,還能持續保持高景氣的賽道,從中期看,是極度稀缺的。這樣的投資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推遲,但不會缺席。”
莊濤反思:在配置上缺乏彈性,未來會更加謹慎
呼吁投資者再多一點耐心
莊濤同時還對未來市場變化做出研判,他指出,目前來看,最大的風險依然是戰爭和疫情的不確定性,這將使得投資組合充滿磕絆。
但拉長時間看,反而可以更樂觀:第一,對于俄烏戰爭,中國已經反復表態,會切實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決主張尊重和保障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支持和鼓勵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戰爭危機的外交努力,同時還是要堅持改革開放;第二,疫情現在確實讓人揪心,特別是上海傳來的消息甚至讓人心碎,但如果放眼全球,沒有一個國家過不了這個檻,畢竟新冠病毒的毒性從目前重癥率看是更低的。
莊濤強調,投資是一個長期的事情。雖然短期看,風險因素嚴重超過預期,但其實這也是一種投資常態。“我誠心希望各位投資者再有多一點耐心。今年以來,我確實沒有判斷到一些風險,導致了現在巨大的壓力,但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必須冷靜。無論最后結果如何,我都將盡一個基金經理的本分,勤勉盡責,爭取在今年后半段為大家挽回損失,逐步讓我們的投資組合給大家帶來正回報!”
在最后,莊濤也反思稱,自己在配置上缺乏彈性,對于可能的配置風險有所忽略,這提醒他在后面的操作中應更加謹慎。
陳勤:今年以來壓力較大
三重因素擾動市場
4月19日,盤京投資管理合伙人、基金經理陳勤也與投資人進行了深度且坦誠的交流。陳勤表示,今年以來確實感覺到比較大的壓力,也有一定的逆風,各種突發事件對大的投資環境和經濟環境都有較大擾動和影響。
他指出,年初至今,導致A股出現較大幅度調整的重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今年以來,各種突發事件對整個投資環境和經濟環境擾動巨大。比如俄烏事件,相關的大宗商品、出口產品、供應鏈等,都出現了對供應的擔憂帶來的價格上漲,增加了成本上漲的壓力。另外因為地緣政治原因,全球對于風險資產的偏好大幅下降,在俄烏沖突后半程,全球避險情緒有所提升。
第二,疫情在國內部分重要地區的反復,隨著防范管控措施的落地,對于物流和供應鏈的穩定暢通都帶來了影響,特別是三月下旬至今,很多工業企業的生產和居民線下消費,都帶來了很大的壓制,增加了經濟增長的壓力。
第三,美聯儲加息,海內外投資者對于長久期資產采取避險措施,3月北上資金的凈流出規模較大,在A股和港股,一季度都見證了一些史詩級的波動,尤其是對于去年資金普遍流入的、估值較高的板塊,調整的幅度尤其劇烈。
陳勤表示,盡管國家確定了今年經濟增長的目標,資本市場對于經濟增長能否順利達成目標仍然存在分歧,疊加公私募基金發行的增量資金不足,去年至今賺錢效應不明顯,造成了市場情緒較為清淡,主要呈現為存量資金的短期博弈,重點體現在機構重倉的成長板塊負超額比較明顯,熱點分散,輪動較快。
市場進入三重磨底階段
陳勤表示,當前市場已經進入政策底-市場底-盈利底的三重磨底階段。市場急跌的階段已經過去了,目前進入磨底階段,上漲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他指出,政策底已經到來。目前國家一手抓防控不放松,一手保經濟穩增長,這個態度是比較明確的。同時部委密集出臺政策的態勢也很明顯。甚至在今年之內,國內的政策層面都應該是寬松的。
但是,市場底、盈利底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陳勤表示,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疫情的管控效果逐漸顯現,經濟活動得到有效恢復,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隨之改善,市場底也就到了。此外,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企業盈利也會有所修復,在三季度反映到企業報表后,才會找到盈利增長的底部。
總的來說,陳勤認為,今年下半年的情況可能會好于上半年。因為上半年的極端事件過于集中,下半年一方面是盈利修復的預期,另一方面是對于美聯儲加息的消化,風險偏好的提升對于基金經理來說會比上半年更加有利。
他強調,一些積極的市場因素不容忽視。第一是經過年初的調整,很多成長類的個股和板塊估值殺下來了,有不少公司跌出了中長期的吸引力。有些負面影響應該就集中在今年的一季度到二季度,環比在改善,同時市場預期也有所調降,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因素。
第二在穩增長、保經濟的政策下,政策效果會在今年下半年體現出來,全年的政策環境也會相對寬松。
第三,由于一二季度在供應鏈和物流上的壓力,造成了生產制造消費落后于進度,一旦整體環境趨于穩定,企業趕工趕產的動力也非常強,下半年的企業增長和盈利預期,環比上半年都會有較大的提升。
陳勤:堅定風格不飄逸
持續關注景氣度向上的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陳勤依然選擇堅守過去的投資風格,并沒有發生風格飄逸。“我管理的資金,仍然堅守了過去相對看好的投資主線,沒有做太多風格調換,主要圍繞高端制造、消費、新能源、軍工、醫藥等進行布局,也普遍受到了上述市場擾動因素帶來的壓力。”
陳勤坦言,盤京并不擅長進行政策博弈、風格博弈、捕捉事件熱點。目前還是基于中長期基本面來選擇投資標的,堅信只要選擇的標的基本面堅實,好公司的價值一定會體現出來。盡管市場目前逆風,但仍然保持了積極的投資心態。在市場波動和非理性下跌中,依然能夠找到適合中長期建倉的品種。
未來一段時間,會持續關注景氣度向上但市場還沒有充分預期的行業和公司,主要持倉還是在能力圈范圍內,把握度高,確定性高,捕捉市場非理性下跌帶來的機會。
對于市場較為關注的新能源車板塊,陳勤認為,中長期來看仍然是最佳賽道,滲透率還有很大的空間,技術不斷迭代,成本不斷下降,未來的機會還是明晰而確定的。對于上游來說,價格經歷了去年到今年的大幅上漲,可能會影響整車廠拿貨的需求,所以認為上游原材料的上漲可能階段性告一段落,投資機會也會遠小于去年。但是整個新能源車產業鏈,尤其是下游需求,不是問題。
另外在倉位控制上,陳勤回應稱,目前保持中等略高的倉位,這一倉位水平綜合考慮了個股增長、估值水平和市場總體情況,未來不會做太大的倉位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