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7月22日,市場期待已久的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股指期權首批合約正式掛牌上市。這意味著,中證1000成為繼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之后,第四個上市股指期貨的指數,和繼滬深300指數之后第二個掛牌股指期權的指數。
中證1000衍生品上市交易,在基金行業掀起一波投資熱潮,不少存量場內中證1000ETF幾日內涌入大量資金,規模翻了數倍。同在7月22日,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匯添富基金4只相關場內中證1000ETF亦如火如荼進行首發。
“中證1000指數的成分股波動性比較大,所以更加需要有風險管理的工具。”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教授韓乾向經濟觀察報表示,市場上有很多策略,包括流行的量化對沖阿爾法策略,一部分是以中證1000為標的,推出相關衍生品契合了市場需求,有利于維護整體市場的穩定;此外,也有利于和現有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指數衍生品一起構建較為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提升資產配置效率。
中證1000指數選取中證800指數樣本股以外的規模偏小且流動性好的1000只股票組成,與滬深300和中證500等指數形成互補。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上市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將有助于形成覆蓋大、中、小盤股的較為完整的風險管理產品體系。
補齊小盤股風險管理短板
中證1000指數是由A股中除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成分股以外規模偏小且流動性較好的1000只股票作為指數樣本,綜合反映中小市值A股市場的股票價格表現。
中證1000股指期貨上市首日表現如何?記者從中金所獲悉,中證1000股指期貨上市首日全天成交36487手,成交金額505億元,持倉30326手。中證1000股指期權當日成交22765手,權利金成交金額2.78億元,持倉7698手。
“從成交持倉情況看,IM(中證1000股指期貨)相較于IF、IH、IC仍有較大差距。”方正中期研究院股指期貨研究員李彥森告訴經濟觀察報,歷史情況表明,新合約上市后交易活躍度往往隨時間逐步提升,因此預期后期IM合約成交、持倉將會持續增長。并且,中證1000指數歷史成交量和市值均大于中證500指數,預期成交、持倉情況穩定后,IM合約活躍度表現也將好于IC合約。
Wind數據顯示,中證1000指數成分股的平均市值相比其他寬基指數更小,在123億左右,而上證50為3283億、滬深300在1428億、中證500在245億左右。
截至7月19日,從中信一級行業來看,醫藥行業所包含成分股數量最多(121只)且權重占比最高(10.94%),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基礎化工行業和電子行業權重占比超過10%,分別為10.48%、10.44%和10.39%,與醫藥行業相差不大;而綜合金融行業和消費者服務行業含量最低,數量均為4只,權重分別占指數的0.33%和0.3%。
此前,市場只有以上證50、滬深300與中證500指數為現貨標的的股指期貨或者期權衍生品,投資者一般只能通過中證500股指期貨作為以中小市值為基準的對沖或者套利。
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表示,中證1000指數成份股與已上市股指期貨品種的標的指數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中證500指數的成份股不重疊。上市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將有助于形成覆蓋大、中、小盤股的較為完整的風險管理產品體系。
宏錫基金總經理劉錫斌認為,從編制角度來看,中證1000股指期貨對應的指數成份相對更分散,理論上參與的主體和資金面也會更廣泛,將為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與此同時,新品種上市,為公司的策略組合帶來更多拓展空間,潛在交易機會值得期待。
據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計算的滬深300、中證500與中證1000指數的各年度收益以及累計收益率情況,總體而言,中證1000指數在2010年、2013年、2015年和2020年、2021年表現較為突出,超過了滬深300和中證500指數收益率,這些年份小盤股均表現較為優秀。
機構策略更具多樣性
中證1000相關衍生品上市,究竟會給市場帶來什么?
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中證1000股指期貨及期權的推出增加了新的對沖工具,擴大了對沖覆蓋范圍,擴大了阿爾法策略的應用空間。也因此,公私募機構也在加快布局,相關ETF產品獲市場資金熱捧。
7月22日,一批跟蹤中證1000指數的中證1000ETF產品將與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上市當日同步開售。發行方包括易方達、廣發、匯添富和富國,均為頭部基金公司。
事實上,在中證1000股指期貨上市前夕,已上市的中證1000ETF也吸引了一波資金搶籌。
Wind數據顯示,華夏中證1000ETF于7月21日凈流入8.9億,7月18日-21日共流入14.15億元,規模達17.2億元,相比前一周的周五時(約2.99億元),規模激增4.7倍。
另有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南方中證1000ETF連續4日獲資金凈流入,分別超2.7億元、3億元、5.5億元、6億元,合計超17億元;成交額分別為5.9億元、6.8億元、9.3億元、11.5億元,日均成交超8.3億元,量能逐級放大。“中證1000股指期貨推出后,現在運用在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這些期貨品種上的投資策略可以直接用在中證1000品種上。”據華夏中證1000ETF基金經理趙宗庭舉例:股指期貨期現套利策略,利用中證1000ETF作為現貨工具,進行賣出股指期貨同時買入現貨或者買入股指期貨同時賣出現貨的套利交易;中證1000加入以后,可以做50/300/500/1000的跨品種套利,選擇更加豐富,投資機會更多;由于中證1000指數的波動性比中證500指數高,基于中證1000期指的CTA策略將更受歡迎;從中證1000指數中選股的市場中性策略中,中證1000期指能夠更精確地對沖掉中證1000指數的系統性風險。
在私募人士看來,中證1000股指期貨與期權上市不僅增加風險管理工具,還豐富國內股票市場對沖工具。此外,衍生品上市還會豐富多頭策略類型,以指數增強策略為例,可以通過利用中證1000股指期貨貼水的特點構建指數增強。
據千象資產分析,目前市面上的股票中性策略主要為中證500股票中性策略,IM上市后,由于目前多數管理人的中證1000指數增強超額明顯優于中證500指數增強,預計很多管理人股票中性策略會逐步轉向中證1000股票中性策略,而對沖端需求的變化也會使得IM的貼水相較于IC更深,從而也會使得利用IM滾貼水的更有優勢。“總體而言,期指、期權品種的多樣性對于量化策略來說是個利好,市場上的策略也會更具多樣性。”白鷺資管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對Alpha策略而言,和滬深300、中證500相比,中證1000是個風格、行業暴露都相對更為均衡,權重也更為平均的指數,這就意味著從Alpha策略的角度來說,針對中證1000的超額往往收益機會更高,穩定性也更好,基準指數更豐富,全市場增強產品的需求可能會慢慢增加,也許也會看到更多的1000增強產品;另一方面,對于中性/靈活對沖類產品,如果市場都傾向于使用1000股指期貨對沖,1000期指的貼水必定會穩定在一個比現在IC貼水更深的水平,這樣屆時選擇1000期指對沖未必會有絕對性的優勢,市場會達到一個動態的平衡狀態,預計將看到1000對沖和500對沖產品并存以及在同產品中共存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