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2022世界跨境電商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廣州南沙召開,政府、企業及學界人士匯聚一堂,探討跨境電商的發展。
國務院參事湯敏在大會上發言稱,跨境電商當前面臨著地緣政治、進出口發展不平衡和業態快速變化等挑戰,尤其在中國出口美國的跨境小包方面,可能會受到美國相關政策變動的嚴重影響。
打造跨境電商“標桿之城”
跨境電商在近年發展迅猛,熱度高漲,被看做是當今國際貿易的新業態和我國外貿發展的生力軍,而廣州及南沙跨境電商發展情況相當突出,多個指標在全國位居第一。
經濟觀察網記者從大會上獲悉,2016年,廣州獲批設立跨境電商綜試區,近7年內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增長了50倍,在商務部“2021年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評估”中位列全國第一檔。目前,廣州已經連續8年保持全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規模第一名。廣州白云機場口岸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連續8年居全國空港首位,2021年突破千億元。
南沙區則是廣州跨境電商發展的“排頭兵”,2020年南沙綜保區跨境電商排名居全國綜保區第一位,2021年南沙跨境電商進出口值超過360億元,增長70%,南沙區的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領先全國,占到全國五分之一的規模。
多名與會嘉賓肯定廣州及南沙區發展跨境電商的優勢。從外部大環境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程度高、廣東發展跨境電商氛圍濃郁,廣東今年實現了跨境電商綜試區全省全覆蓋,全省跨境電商綜試區總數居全國第一;從自身條件來看,廣州是千年商都,外貿繁榮,南沙擁有優良港口。從周邊環境來看,深圳、東莞、佛山都是制造大市,跨境貿易需求大。
“有大灣區龐大的市場優勢,有廣州鏈接全球的樞紐優勢,有南沙面向世界的開放優勢,我們必將打造跨境電商樞紐之城、標桿之城。”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在大會上稱。
廣州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偉華在大會上介紹,廣州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跨境電商模式、經驗。截至目前,廣州已有135項經驗被復制推廣,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13項,市、區兩級累計投入2.2億元財政資金支持跨境電商的發展。
廣州南沙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魏敏則分析認為,南沙的跨境電商發展卓有成效,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業務起步早,南沙自2014年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是全國首批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地區之一;
二是基礎設施完善,南沙建有3個跨境電商BC監管場站,5個跨境電商產業園,超48萬平方米的準甲級以上寫字樓,超200萬平方米倉儲設施;
三是商品品類豐富,南沙跨境電商進出口商品包括藥品、奶粉、保健品、化妝品、服飾等品類;
四是綜合服務齊全,目前已形成了跨境電商綜合服務集聚區,為跨境電商產業提供采購、物流、報關、保險、金融、分銷、咨詢、培訓等一條龍服務;
五是業務模式全面,覆蓋1210、9610、9710、9810等全部跨境電商模式,開展了跨境電商進口直播、出口直播、新零售、運營培訓等業態形式;
六是產業集聚顯著,目前已有600家企業在南沙開展跨境電商服務。天貓、京東、唯品會、抖音、洋蔥等大型跨境電商平臺集聚南沙,美贊臣、達能、斯維詩、合生元等國際知名品牌也在南沙建立了全國乃至亞太地區的分撥中心。
抓住RCEP機遇
盡管跨境電商前景看好,被一些行業人士認為是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是疫情之下穩住外貿基本盤的重要力量,但難以避免的是,跨境電商目前也面臨挑戰。
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明顯降速,一季度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速罕見地低于進出口總值增速。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0.7%,而同期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僅同比增長0.5%。
“跨境電商的增速下降跟各國的消費信心指數或各國的消費都在下降非常相關。一旦消費下降了,當然會對我們的需求造成很大的沖擊。”國務院參事湯敏在大會上稱。
此外,湯敏認為,跨境電商還面臨著地緣政治、進出口發展不平衡和業態快速變化等挑戰。地緣政治方面,一個讓業內人士感到擔憂的例子是,美國正在醞釀一項政策,試圖阻止一些地區/國家獲取稅務800美元免稅,可能會導致中國出口美國的跨境小包在未來被征稅,而中國出口美國的跨境小包已經從2017年的2.99億個增長至2021年的7.71億個。
“前幾天我們在河南調研時,很多小電商說如果美國收了這800美元的稅,他們就會面臨滅頂之災。”湯敏稱。
進出口發展不平衡方面,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近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近1.5萬億元是出口,0.5萬億元是進口,雖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總量僅占到我國外貿總量的5%左右,但跨境電商貿易順差卻占到我國外貿順差的20%左右。
業態快速變化方面,湯敏指出,跨境電商從大賣場模式轉向社交電商、網紅電商,細分市場崛起,更需注重個性化和多元化,不是所有的跨境電商企業都能適應良好。
湯敏認為,RCEP的生效或許會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跨境電商發展遇到的挑戰,一是開拓了國際市場,降低市場過于集中的風險,二是降低關稅成本,三是原產地累積原則助力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布局,四是有機會對外推廣中國跨境電商的實踐和規則,畢竟在RCEP成員國中,中國的跨境電商實踐走在前列。
廣州和南沙區也在緊抓RCEP的機遇。2021年3月,廣州出臺全國首個RCEP跨境電商專項政策——《廣州市把握RCEP機遇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RCEP國家跨境電商貨物24小時內放行,其中易腐貨物爭取6小時內放行,讓廣大跨境電商企業第一時間享受RECP政策紅利,同時收集市、區兩級相關政策,統一發布在“廣州商務”微信公眾號上,方便企業統一查詢、對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