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新股頻頻破發引發市場關注。本欄認為,在注冊制大背景下,新股破發是很正常的事情,股民也要以平常心去看待,注冊制下本身新股申購就有投資風險,不意味著穩賺不賠。當然,新股破發的原因有很多,諸如市場大幅調整,但也要警惕三高發行帶來的風險。
從來沒人保證過新股申購穩賺不賠,不過近期,上市四個破發三個也確實有點過多,即使如此,投資者也應該以平常心看待,因為在新股發行定價的流程上,本身就存在著破發隱患,所以新股破發并非偶然。
本欄說過,新股的無擔保信用申購引發了投資者的盲目打新,因為對于單一投資者來說,認真研究每一個招股說明書顯然是一件工作量巨大的事情,而且研究透徹之后,自己還不一定能夠中簽。所以從經濟高效的角度看,投資者在打新這個環節并不需要去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而是直接進行申購,等到自己中簽之后,再去研究自己中簽的新股業績和成長性如何,如果發現這家公司并不值得買入,投資者還可以通過棄購來回避風險。在此背景下,新股發行的成功率就會大大提升,很難出現發行失敗,棄購的新股會有承銷商包銷,所以新股定價也就越來越高。
對于注冊制下發行的新股而言,由于發行市盈率更為貼近市場原則,所以很容易出現發行高估的情況,在上市過程中如果遇到大盤大幅調整,則可能導致新股破發的情況出現。因此,在外圍市場大幅調整或者A股市場景氣度不高的情況下,股民申購新股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一方面要挑選安全邊際更高的個股進行申購,另一方面則要降低自己的盈利預期。如果中簽了,要適當調低自己的盈利預期,甚至要根據市場的變化把盈利預期調整為虧損預期。
當然,除了市場因素以外,三高發行也確實會導致出現更多的新股破發情況。在詢價的過程中,不排除極少數詢價機構定價不審慎,給出過高的定價,導致新股發行市盈率大幅偏離正常值,公司的發行價格也高于上市公司的實際價值,這樣的新股一旦上市,破發就是必然,到時候吃虧的就是那些中簽的股民和上市首日高位接盤的投資者。
從廣義上看,投資者應該在申購新股前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從而促使部分上市公司發行失敗,但是很難讓廣大的中小散戶全都去認真研究招股說明書,因為這并不現實。所以投資者就要做到主動規避破發風險,例如投資者對于新股發行時市盈率過高或者定價過高的新股要有所警惕,必要時寧可錯過也不要踩雷,棄購率很高的新股上市后不追高,只要投資者保護好自己,那么主承銷商包銷的籌碼就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那時發行價格就會下降,這些投資者都可以平常心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