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加快建設智慧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日前,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智慧氣象建設保障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成“基礎設施完善、科技支撐有力、服務智慧精細、工作機制順暢”的鄉村振興智慧氣象服務保障體系,農村氣象災害防御能力顯著提升,因災導致人員傷亡顯著下降,農業氣象災害損失率降低到5%以內,助力安徽在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增產10%。
根據《意見》部署,在增強農村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方面,將健全農村地區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加快推進X波段天氣雷達縣域全覆蓋和自動氣象站行政村全覆蓋建設。
同時,提高農村氣象災害風險轉移能力,推動水稻、小麥、玉米、茶葉、蔬菜、畜禽、水產養殖等農業天氣指數保險產品研發、推廣和應用,強化高分衛星、遙感等技術手段應用,提高農業保險承保理賠效率和便民服務水平。
《意見》要求,在保障“皖糧”安全水平方面,既要加強高標準農田氣象監測能力建設,也要加強農業氣象災害監測站、農田小氣候觀測站、土壤墑情監測站、作物長勢遙感監測站、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等建設,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站驗收,實現高標準農田氣象監測全覆蓋。
從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我國“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這對高質量氣象保障提出更高要求。
在賦能鄉村產業振興方面,《意見》指出,要強化科技強農行動氣象支撐,加大農業氣象災害致災機理、風險評估以及重大病蟲害預警等方面科研攻關。
同時,打造特色農產品氣候品牌,加快長三角農業氣象服務分中心建設,并大力發展鄉村氣象旅游新業態,發展基于優質氣候資源的鄉村康養旅游、研學旅游、觀光旅游,帶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汪瑞華 王兵)
(責編:關飛、張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