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周四),A股漲多跌少,截至收盤,滬指漲1.22%,報3225.64點,成交額達4012億元;深成指漲1.27%,報11714.62點,成交額達4689億元;創指跌0.02%,報2466.29點,成交額達1589億元。
從盤面看,煤炭、白酒、新冠檢測板塊漲幅居前,旅游、航運、統一大市場概念板塊跌幅居前。
![]()
平常心對待利好消息
跟大家分享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說是某股吧上有一位小哥參加了一個實盤比賽,2個月虧了80%多,而且是買啥虧啥,堪稱精準的反向指標。簡直離譜,以至于有游資大佬打錢“求放過”,幾萬、10萬元地給他發紅包,讓他不要碰自己買的持倉。
我很認真地翻了一下這位小哥公開的操作,追漲殺跌也就算了,很多就是時運不濟,別的能連板的,只要他一打板,就崩了。比如前天的北部灣港(000582),這位小哥前天在早盤競價結束后,直接掛板進去,本來封板好好的,但尾盤半小時就莫名其妙被砸了。
不過,這位小哥之前也有一兩個月收益好幾倍,但每次靠運氣賺來的錢,最終“靠實力”虧回去了。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這位小哥,前天的國統股份(002205)已經很能說明現在市場的氛圍,有朋友留言說得很形象:“像是在押大小,一會大,一會小,天地板,地天板,簡直是變魔術一樣!”
回來說說市場,昨天終于沒有繼續跳水。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宣布“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等利好消息刺激下,市場走得比想象的要強,并沒有走成很多股民預料中的沖高回落。
關于前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大家關注的重點就是貨幣政策,這方面有很多詳細的解讀,大同小異,甚至有“雙降”的聲音。降息不好說,降準是大概率。
這肯定是利好,但是整體弱勢的市場想一下就反轉過來,恐怕比較難。另外,我們的交易依據又不是去猜政策,更何況最近即便有政策利好,板塊高開低走也是常有的事,我們以平常心對待就行。
與“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這一利好一同到來的,還有“要擴大重點領域消費”。促進醫療健康、養老、托育等服務消費,支持社會力量補服務供給短板。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的逐步增加汽車增量指標。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和充電樁建設。
劃重點就是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汽車、家電、新能源汽車,這就是昨天市場的主旋律。這些政策算是預期之中,后面要關注政策預期差,看后續政策能否超預期,否則就難言有大機會。
后市震蕩暫時難避免
前面說大盤走得比想象的要強一些,一方面是因為大盤指數能夠穩住,另一方面是因為市場出現了新變化。上午大盤指數受券商板塊影響,下午以半導體為代表的超跌板塊動了起來,受龍頭北方華創(002371)一季報影響,從板塊分時圖上看,是明顯有資金在動了。
不過,就板塊指數來說,小級別是一個很對稱的下跌結構,這跟創業板指數很像,目前就只能觀察這個星星之火能否燎原,很可能還需要一個下探,之后才會出現機會。
有資金去動跌幅較大的景氣板塊,這肯定是一個好現象,景氣板塊本身業績不錯,邏輯也硬,很受追捧,在帶動人氣方面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還有一個好現象就是昨天沒有北向資金流入,市場是內地機構在拉。
至于其他板塊,達哥說得夠多了,農業、基建方面要配置,那些已經明顯形成趨勢的題材,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盡量在回調中找機會。長期超跌,低位起漲后堆量回升,縮量洗盤,甚至敢于逆勢走強,不受指數震蕩影響的品種也是時候關注起來了。
上證指數這兩天走出的5分鐘K線圖,從本質上看,和市場“政策底”以來的日K線圖形沒啥區別。只就這個圖形來分析,短期既然已經想要走出5分鐘級別構建的箱體,那就別再回來糾纏了;如果持續糾纏離不開,難免會繼續下探。
當然,這只是5分鐘K線圖,沒有操作價值,倘若換成日K線或周K線呢?如果在箱體下軌附近能夠止跌,就是不錯的進場點,到了上軌高拋也好,回調確認不進箱體加倉也好,都是一個很有性價比的交易策略。
再換個角度說市場,A股雖然迎來大利好,但市場仍有三個很大的隱患,指數一時半會可能走不出來,后市大開大合的區間震蕩暫時難以避免。
首先,就是成交量問題,昨天還沒有前天殺跌的多,這樣的反彈持續性會很弱,隨便給空頭反壓一下,就會下來。其次是新股破發率提升。今年以來上市的92只新股中,已經有24只破發,破發率超過去年全年了。新股破發率提升,對市場來說,有難于承受的反作用。第三就是寧德時代(300750)可能有破位風險。寧德時代占創業板指數的權重近20%,如果破位會讓創業板指數很難看,大盤也會承壓,屆時就要看其他景氣板塊能否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