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一季度頹勢,證券行業“期中考”成績單仍難言樂觀。截至2022年7月19日,共有9家A股上市券商與華創陽安等合計18家券商類上市公司發布2022年半年報業績預報,凈利潤普遍下滑60%至80%;其中,有著“券茅”之稱的互聯網券商東方財富則一枝獨秀,當期營收與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30%。
多份業績預報顯示,券業上半年業績主要系A股震蕩行情影響了投資收益,部分券商還因公司股票質押等業務計提信用減值損失。
上半年,伴隨著外部地緣政治沖突與國內疫情反復,A股分別于1月末、3月中與4月末連番出現踩踏行情,滬指自年初3600點附近一路逼近4月末2800點的“市場底”,隨后迎來一波強勁反彈至7月初。
中信建投非銀團隊在報告中指出,由于投資收益大幅回暖,第二季度盈利環比明顯改善。其預計證券行業第二季度業績邊際回暖,全年盈利前低后高。上半年壓制業績的主要因素是自營投資收益下滑和新發基金銷售遇冷,二者伴隨穩增長力度加碼、經濟復蘇預期提升→資本市場定價環境回暖→微觀流動性改善的主線邏輯,這一壓制將逐步得到解除。
業績普降,預虧者受累質押業務
大盤震蕩行情直接沖擊券商業績。數據顯示,已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報的9家A股上市券商業績全線下滑,凈利潤同比降幅普遍在60%至80%,太平洋證券與中原證券預計錄得虧損。
2022年上半年,太平洋證券預計實現凈利潤-1.00億元至-0.60億元,虧損則主要系計提資產減值造成。數據顯示,太平洋證券上半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約3.15億元,影響公司凈利潤約2.37億元,主要原因是質押股票股價持續走低致使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中原證券方面,其預計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25億元。預虧原因包括受股票市場波動明顯,公司一、二級市場投資業務收入同比減少;受投行項目周期性影響,承銷業務收入同比減少以及公司股票質押等業務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等。
多份業績預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東方證券預計實現凈利潤5.50億元至6.60億元,同比下降76%至80%;紅塔證券預計實現凈利潤3.26億元,同比下降56.30%;華西證券預計實現凈利潤2.7億元-3.1億元,同比下降66.67%-70.97%;
東北證券預計實現凈利潤2.07億元,同比下降70.61%;東興證券預計實現凈利潤2.73億元,同比下降63%;天西南證券預計實現凈利潤約1.37億元至2.40億元,同比下降約65%至80%;風證券預計實現凈利潤0.46億元到0.56億元,同比下降85.95%至83.14%。
上半年,外部地緣政治沖突與國內疫情反復令股市承壓,A股分別于1月末、3月中與4月末數次出現踩踏行情;4月末至6月底,A股強勢反彈,但距年初仍有相當差距。數據顯示,年初至6月30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6.63%、13.20%和15.41%。截至上半年末,A股市場總市值約91.12萬億元,較年初減少5.42萬億元,降幅為5.61%。2022年上半年,A股成交依舊活躍,成交額為114.2萬億元,同比上升6.53%。
多家券商在業績預告中提及,受證券市場波動影響,公司2022年上半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同比減少,自營業務收入大幅下降,導致業績下滑;雖然二季度盈利水平較一季度明顯回升,但整體仍受一季度業績拖累。
雖然大盤震蕩拖累經紀、自營等業務,但受益于IPO儲備項目豐厚,頭部券商仍然受益匪淺。彭博發布的《2022上半年中國資本市場排行榜》顯示,2022年上半年,A股市場共發行IPO(首次公開募股)178筆,募集資金近400億美元,融資額創下2011年以來上半年IPO發行的同期歷史新高。與全球市場相比,A股市場融資額占全球IPO融資額的39%,成為全球第一大IPO市場。
東方財富Chioce數據則顯示,上半年,A股市場有176家企業首發上市,共募集資金2553.8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IPO企業數量減少90家,募資資金規模則增長386億元。從首發承銷金額看,“三中一華”與“滬上雙雄”占據市場前六位。其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與中金公司承銷家數分別為24家、21家和14家,募資金額分別為479.02億元、339.73億元和287.05億元;海通證券與國泰君安承銷家數均為14家,募資金額分別為217.83家和157.23家;華泰聯合承銷家數為12家,募資金額為132.49億元。其余券商募資金額均不足百億元。
中信建投非銀團隊認為,長期角度依然看好“打造航母級券商、財富管理、互聯網券商”三大主線:一是長期看好同時具備擴表、交易、產品創設能力的券商;二是長期看好投顧服務能力強、公募資管具備規模效應的券商;三是看好互聯網證券類業務的異軍突起。
東方財富一枝獨秀
相較于同業普遍業績預減,互聯網券商龍頭東方財富則“一枝獨秀”。東方財富發布的2022年半年度未經審計非合并財務報表顯示,公司當期實現營收41.77億元,同比增長34.14%;凈利潤28.48億元,同比增長37.52%。
分業務看,東方財富以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第一大業務,上半年實現收入24.41億元,同比增長29.98%。海通國際指出,上半年市場日均股基交易額1.05萬億元,同比增長8.5%,東方財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增速遠高于市場日均股基交易額增速,預計公司經紀業務市占率持續提升。
再者,東方財富上半年實現利息凈收入9.6億元,同比增長25.33%。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方財富融出資金余額371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1.7%;同期滬深兩市兩融余額較上年末下降12.5%,顯示東財證券兩融市占率保持穩定。
此外,東方財富自營收入逆市增長,交易性金融資產大幅增加。2022年上半年,東財證券投資凈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6.50億元,同比增長58.6%;而同期權益市場出現大幅波動,萬得全A累計下跌9.5%。
海通國際認為,東方財富坐擁東方財富網、天天基金網等頭部平臺,C端客戶的粘性強且需求多元化;其次,基金代銷業務具有先發優勢,尾傭收入占比較高有助于提高業績穩定性;再者,證券業務基于自身流量優勢和低傭金策略快速擴張,可轉債增厚資本金亦帶動兩融等業務發展,利潤增速顯著高于同業。最后,受益于財富管理快速發展,大財富管理藍圖日漸清晰。
市值方面,東方財富于去年末達到峰值一度突破4000億元關口,將“券業一哥”中信證券甩在身后。但一季度A股回調中,東方財富股價大跌,截至7月19日收盤,報23.30元/股,市值3079億元。
在坐擁東方財富網與天天基金等頭部平臺的同時,東方財富仍持續擴張業務。今年6月,東方財富公告稱旗下子公司東方財富證券的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已獲得證監會核準,自此,東方財富成為券業第29家獲得基金托管業務展業資格的券商。
國泰君安非銀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表示,公募基金托管業務提供的服務相對同質化,基金公司在選擇托管人時更多考慮其基金代銷能力,如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代銷實力強勁的公司在基金托管方面同樣排名靠前,東方財富則有望借助強大的基金代銷能力快速拓展托管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東方財富逆市增長動能在一季報中即有體現。2022年一季度,在A股全市大幅回調、連番踩踏的背景下,東方財富一季度營收與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0.61%和13.63%。中證協數據顯示,東方財富2021年營收、凈利潤與凈資本分別排在行業第19、第13和第16位。
業績向好之際,股東亦不吝增持。今年3月,東方財富公告稱,以債權157.73億元和現金2.32億元向子公司東方財富證券進行增資,增資總額160.05億元。此次增資完成后,東方財富對東方財富證券持股比例由99.93%上升至99.95%;東方財富證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則持有東方財富證券其余0.05%股份。
外資投行業績失利
事實上,全球資本市場動蕩背景下,外資投行上半年業績同樣不盡如人意。高盛7月18日公布其第二季度利潤,同比下降約47%至29億美元;收入下降23%至119億美元。美國銀行利潤下降32%至62億美元,收入則增長6%至227億美元。此外,摩根大通二季度收入下降29%至82億美元,摩根士丹利收入則下降30%至24億美元。
2021年,華爾街在IPO、并購與SPAC的火熱行情中賺的盆滿缽滿,但2022年資本市場的冷淡則直接影響到外資投行的業績。
Wind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美股市場IPO募集事件共122起,同比減少78.63%;融資總金額為165億美元,同比減少91.45%。SPAC方面,2022年上半年美股SPAC上市數量共70起,融資總額119億美元;2021年同期此兩項數據則分別為358家和1119億美元。今年二季度,美股IPO項目數量為43起,募集金額42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75%和92%。
此外,中概股退市陰影下,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者寥寥,2022年上半年僅有4家中國企業實現赴美上市,分別是美華國際醫療、奧斯汀光電科技、中陽金融和金太陽教育;去年同期則有34家。
2022年上半年,高企的通脹持續損害企業利潤,美聯儲“鷹派”加息則進一步加劇市場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此前,美聯儲已分別于3月加息25個基點、5月加息50個基點、6月加息75個基點。當前,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7月繼續加息75至100個基點。美聯儲還宣布從6月1日開啟縮表,初期每個月上限475億美元、三個月之后每個月上限950億美元。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近期撰文稱,近期將美股嚇倒的是美聯儲的“縮表”。徐高認為,今年6月,美聯儲已經開縮減其資產規模,正快速賣出其持有的包括通脹保值國債在內的美國國債,從而顯著推升了美國國債真實利率。由于美股漲幅與美國國債真實利率長期負相關,美聯儲縮表就給美國股市帶來了壓力。
數據顯示,至6月30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較年初下跌15.3%、20.6%和29.5%。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Jamie Dimon表示,地緣政治緊張、高通脹、消費者信心下降、利率的不確定性、前所未有的量化緊縮及其對全球流動性的影響,很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候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沖擊;其表示,結果的范圍是“軟著陸到硬著陸”,這是由美聯儲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脹的幅度所決定。
中信證券海外策略團隊在報告中指出,高通脹、貨幣緊縮疊加衰退擔憂已終結美股13年的長牛,隨著基本面的惡化,下半年美股料將持續陷入“衰退交易”。基本面來看,近期美國消費者信心已降至歷史最低、個人儲蓄率也回落到金融危機期間水平;二季度起,已有多家美國大型企業宣布裁員或暫停招聘;同時,油價的高企將對企業的資本支出和生產能力造成沖擊,而食品價格的上行也將進一步擠壓居民部門的消費。考慮到GDPNow預計2季度美國GDP增速為0.0%,中信證券判斷從今年下半年起美國經濟便將陷入衰退且至少持續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