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隔近9年,公募舉牌再現“江湖”。
9月14日,卓勝微(300782.SZ)披露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股東諾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具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報告書》顯示,諾安基金旗下諾安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諾安成長混合”)于2022年9月8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增持卓勝微股份合計519500股,本次權益變動后,諾安成長混合對卓勝微的持股數已達2672.21萬股,占其總股本之比為5.0065%。
而在前不久剛披露的2022年中報里,諾安成長混合還僅持有卓勝微1933.12萬股,占總股本之比為3.62%。也就是說,在短短兩個多月后,其持股數占卓勝微總股本的比例就達到了舉牌線。
通過翻閱諾安成長混合過往定期報告,經濟觀察網記者發現,該基金最早建倉卓勝微或可追溯至2019年,并且期間不斷出手,“一路增持”,至2020年三季報披露時,諾安成長混合就已位列卓勝微前十大股東之第九。
在一路“壘倉”的過程中,諾安成長混合對卓勝微的持股比例始終保持在其總股本5%以下。如今,在卓勝微股價趨弱的背景下,諾安基金為何突然不再“蒙面”,而選擇高調“舉牌”了呢?
對此,有公募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如果是真的看好某個公司,諾安基金有很多種方式可以避免舉牌,如今高調官宣之后,反而給基金本身帶來很大的風險隱患。”
華南一家大型公募的投研人士則告訴記者,諾安此舉,“一方面是通過低位補倉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或許也是想給二級市場釋放一個刺激信號。”
“給市場一個借題發揮的機會。”他說。
“核心重倉股越套越深”
在此次舉牌后,若以9月14日收盤價計算,由明星基金經理蔡嵩松管理的諾安成長混合所持卓勝微倉位的市值就達到了26.9億元。
從公告披露的細節來看,在9月13日前六個月內,諾安成長混合曾先后五次買入卓勝微,期間,卓勝微股價(以前復權價計)從149.31元/股暴跌至95.10元/股,而該基金亦在今年8月份卓勝微股價創歷史新低時,繼續加大買入力度,典型的“越跌越買”。
經濟觀察網記者通過梳理定期報告發現,諾安成長混合對卓勝微的持倉最早始于2019年。
在該基金2019年三季報披露的持倉當中,卓勝微位列其第四大重倉股,持股數量為47.46萬股,占卓勝微總股本之比為0.48%。由于記者在諾安成長混合2019年中報披露持倉中,并未查詢到卓勝微(300782.SZ)的持倉信息,這意味著蔡嵩松這筆47.46萬股的卓勝微(300782.SZ)股票即建倉于2019年三季度。
隨后,蔡嵩松便開始在“壘倉”卓勝微的道路上一路狂飆。
具體來看,諾安成長混合在卓勝微上的第一輪壘倉,發生在2019年三季度至2020年三季度期間,諾安成長混合連續5個季度不斷增持卓勝微,持股數量由期初的47.46萬股逐步攀升至689.37萬股,占總股本之比由0.48%暴增至3.83%。
卓勝微的股價(以前復權價計)也在波動中從22.91元/股一路站上130.56元/股,股價的區間漲幅高達526.79%。
而在此期間,無論是在2020年一季度還是當年四季度中,卓勝微股價發生的兩次較大幅度的回調,都未能影響到蔡嵩松堅定的“壘倉”步伐。
反倒是在隨后的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期間,隨著卓勝微股價的回調震蕩,諾安成長混合連續兩個季度發生了減持動作,持股數量由2020年三季度披露的689.37萬股減少至2021年一季度披露的440.55萬股,占總股本之比亦由3.83%降至2.38%。
或許是受此次減持“錯失收益”的影響,蔡嵩松隨后便開啟了諾安成長混合在卓勝微的第二輪壘倉之旅。
記者通過梳理公開持倉數據發現,諾安成長混合在2021年二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的5個季度中,持續加倉卓勝微,其持股數量從2021年二季度的519.71萬股一路壘至2022年中報披露的1933.12萬股,占總股本之比也從1.56%快速攀升至3.62%。
但是,卓勝微的股價走勢卻未能復刻該基金首輪壘倉時的盛景。
在2021年7月9日至7月13日,卓勝微的股價(以前復權價計)在三個交易日內重挫18.71%,揭開了該公司股價下跌的“大幕”。
Wind數據統計顯示,在2021年7月9日至2022年9月14日的288個交易日中,卓勝微股價暴跌逾68.72%,總市值蒸發逾800億元,如今其股價仍圍繞在100元/股上下波動。
結合上述諾安成長混合連續5個季度不斷增持的情況,在卓勝微股價不斷“崩塌”的背景下,諾安成長混合陷入了“越跌越買、越買套的越深”的尷尬處境。
對此,投資大V“股海光頭陳”在雪球平臺上調侃稱:“卓勝微(股價)能橫住在100元附近,諾安絕對貢獻很大。”
而在二級市場股價“崩潰”的背后,則是卓勝微(300782.SZ)交出的上市以來的“最差成績單”。
根據卓勝微8月28日披露的2022年中報,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35億元,同比下降5.27%;實現歸母凈利潤為7.52億元,同比驟降25.86%;扣非凈利潤為7.57億元,同比大降23.87%。
若將統計區間拉長,早在2021一季度,卓勝微的營收增幅便已開始大幅放緩,同比增速由162.37%逐漸降低至如今的-5.27%,歸母凈利潤則在今年內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對于業績的持續下行,卓勝微在中報里歸因如下:“2022年上半年,地緣政治沖突、新冠疫情擾動和上下游供應鏈變化影響各級運營和計劃,經濟環境的一系列變動給消費市場蒙上了陰影,下游智能手機市場疲軟,這將不可避免得在短期內影響業績。”
卓勝微同時指出,公司所在的射頻前端芯片行業,市場競爭日益加劇,而公司與Skyworks、Qorvo等國際頭部公司在整體實力和品牌知名度方面還存在差距;此外,在國內方面,本土競爭對手提供的芯片產品趨于同質化,從而導致市場出現價格下降、行業利潤縮減等狀況。
充滿“爭議”的基金經理
蔡嵩松及其管理的諾安成長混合,一直是市場中的熱門話題。該基金以“梭哈單一賽道式”投資而聞名市場,其激進的投資風格也引發諸多業內同行的關注。
早在2020年,彼時還在長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擔任副總經理的安昀,就曾在其管理的長信內需成長二季報中指稱,“最近聽說一支硬核成長類產品,基金經理從業才三年,做投資僅一年,規模從去年的十幾億迅速膨脹到當前的近兩百億,且大部分規模是今年二季度流入的,該產品基本上全倉半導體。我不禁陷入深思,雖不免有葡萄好酸之嫌,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從歷史統計可以清楚看到,投資股市的盈利分布也是遵從二八甚至一九原則,一定是很少部分人賺錢,絕大部分人埋單。很不幸的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極少數人。”
有公募投研人士告訴記者,“押注單一賽道的投資方法就像是一場豪賭。當相關概念行情火熱、行業景氣度向上的時候,主題基金可以取得巨大收益,但反過來,隨著市場的變化、板塊的輪動,主題基金也會出現不小的回撤,并且短期內再難回到前期高點。”
記者注意到,諾安成長混合在2022年中報中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是韋爾股份(603501.SH)、卓勝微(300782.SZ)、北方華創(002371.SZ)、兆易創新(603986.SH)、中微公司(688012.SH)、圣邦股份(300661.SZ)、三安光電(600703.SH)、北京君正(300223.SZ)、滬硅產業-U(688126.SH)、中芯國際(688981.SH),清一色的芯片半導體賽道。
另外,在已舉牌的卓勝微之外,諾安成長混合亦位列韋爾股份、北方華創、兆易創新、三安光電、及滬硅產業-U等5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
面對今年以來持續震蕩回調的半導體板塊,蔡嵩松在諾安成長混合的中報里表示:“今年半導體行業波動較大,因為疫情,行業供給和需求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長期看,由科技創新帶來的行業景氣度不會輕易改變。另外我們一直強調,我國半導體產業未來最大的機會在國產替代,今年就是國產替代的元年。在這種時候,我們不應該被當前市場的下跌所影響,不應該對產業的發展視而不見。”
“投資是反人性的,逆勢投資是痛苦的,而重要的投資機會往往出現在市場出現重大分歧的時候。”蔡嵩松于中報中稱。
而從業績表現來看,與蔡嵩松一同“痛苦”的,還有諾安成長的264.63萬戶持有人。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4日,諾安成長混合年內業績回報為-31.73%,最大回撤為-48.55%,大幅跑輸同類基金與業績比較基準,其最新基金規模為266.36億元,相較年初減少逾60億元。
高調舉牌或是“有意為之”
在記者就諾安基金舉牌卓勝微一事走訪業內的過程中,不少從業人士都告訴記者,諾安此舉或是有意為之。
華南一家大型公募的投研人士告訴記者:“《證券法》雖然要求一致行動人持股超過5%要進行舉牌披露,但公募基金本身不具備要約收購的能力,因此,目前行業內計算是否達到舉牌線時,通常是采取單基金的計算模式,這就意味著,如果某基金經理真的看好一只個股,會通過旗下多只基金買入并持倉,很少會讓單只基金持倉超過舉牌線。”
據記者梳理,自2013年華商基金舉牌東方財富、銀河基金舉牌飛利信后,公募基金在接下來的近9年時間再無單只基金公開舉牌的行為發生過,常見的主要為上述多只基金合計持倉超過舉牌線即“蒙面舉牌”的操作。
“此舉一方面是通過低位補倉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或許也是給二級市場釋放一個刺激信號。”針對諾安舉牌卓勝微一事,上述投研人士告訴記者。
“給市場一個借題發揮的機會。”他進一步補充說。
深圳一家公募基金經理李超表示,在諾安基金此次舉牌卓勝微之后,其持倉將要被鎖定半年,如果此時市場行情出現劇烈波動,引發投資者的大量贖回,會使得相關產品處于很不利的境地。
“如果是真的看好某個公司,諾安基金有很多種方式可以避免舉牌,如今高調官宣之后,反而給基金本身帶來很大的風險隱患。”他分析稱。
值得一提是,就在諾安基金高調舉牌引發市場熱議的數日以前,9月6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了《鄒凡、鄒翔行賄罪一審刑事判決書》,曝光了諾安基金投資部原執行總監兼基金經理鄒翔以“老鼠倉”謀取暴利的違法行為,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根據判決書內容,鄒翔在2010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間,利用其管理操作“諾安股票證券投資基金”賬戶的職務便利,將該基金賬戶投資股票的品種、動向等未公開信息,泄露給弟弟鄒凡,進而指使鄒凡利用實際控制的“鄒凡”“田某”兩個證券賬戶進行趨同交易,非法獲利共計2300余萬元。
隨后在2017年2月,當鄒翔因涉嫌犯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被重慶市公安局立案偵查后,為謀求在偵查階段撤銷案件或從寬處理,鄒翔通過唐某請托該案承辦人,時任重慶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五支隊支隊長王某予以關照和提供幫助。
王某接受請托后,多次與鄒翔商量如何降低涉案金額、泄露案件資料及案件辦理情況。為此,鄒翔于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間,先后13次單獨或委托唐某2送給王某共計350萬元。
最終,鄒翔因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行賄罪等,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1445萬元。
針對上述情況,經濟觀察網記者曾致電諾安基金相關負責人士采訪求證,但截至發稿前仍未獲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