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上演了13次“萬人搖”的西安,也加入樓市松綁隊伍中了。
5月28日深夜,西安發布樓市新政,不僅降低了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還放寬了買房門檻,本地人及外地戶口買房條件都有所回調。同時,二孩及以上家庭購買商品住房、28周歲及以上的未婚人士購買首套商品住房,按照"剛需家庭"對待。
一夜之間,許多人有了在西安上車的“房票”。一位本地房產中介稱,這兩天來咨詢買房事宜的人明顯增多,雖然西安的政策較為溫和,但還是對市場信心有所提振。在二手房市場,新掛牌房源數量有所增加,不過成交量也在慢慢回升。
作為中國的文化古城,西安不僅歷史悠久,經濟發展情況也可圈可點,對人口的吸附能力較為突出。截至2020年,西安常住人口總量達1295萬人,較“六普”增加448萬。這種基本面承載的購買力,使其在樓市走出獨立行情,房價連翻上漲。
不過,受調控政策及疫情沖擊,2022年西安樓市也出現一些“煩惱”,新房市場極度分化,有項目被搶也有項目滯銷;二手房市場則受指導價影響不溫不火,超十萬套的高量庫存有待消化。
新房市場現“四萬人搖”
當下的西安樓市,呈現出一種冷熱不均的“失衡”狀態。新房市場上,有項目收獲上萬組意向登記,開盤去化率達100%;也有遠郊項目試圖降價跑量,但依然滯銷。
今年四月上旬,西安華潤置地·未來城市248套房源進行意向登記,最終收獲超4萬組家庭意向登記,刷新了西安樓市記錄。除去這一熱門盤,當月西安共有四個盤出現搖號,中國鐵建萬科翡翠國際也出現了“萬人搖”盛況。
作為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安首次出現樓市“萬人搖”,還是在2020年。當時,疫情形勢好轉后樓市復蘇,某樓盤憑借較有競爭力的價格,誕生了西安歷史上首個“萬人搖”。此后,西安樓市持續受到矚目,并在2021年產生了13次“萬人搖”。
放眼全國,許多城市早在2021年樓市便步入下行通道,西安為何能獨領風騷?克而瑞在研報中稱,2015年以來,西安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熱,房價累計漲幅達3倍,原因包括政府主動壓降供地規模、人口遷入量可觀、熱點板塊一二手價格倒掛等。
據上述機構,早在2015年,西安政府為提振市場活力,主動壓降了供地規模,全年商品住宅供應面積1245萬平方米,成交面積卻高達1563萬平方米;同時,一系列“去庫存”政策開始出臺,西安樓市迎來分水嶺,自此走上上漲之路。
2016年,西安商品房持續“供不應求”,全年供求比下滑至0.7。2017年,當地房價迎來補漲行情,并首次突破“萬元”大關,在全國樓市普遍加碼調控的情況下,西安即便數次升級四限政策,仍擋不住市場熱情,成交均價同比漲幅達到43%。
2018年是又一個標志性年份。當時,西安新房市場“一房難求”,也由此開啟了公證搖號年代。在全國房價趨穩的背景下,西安房價上漲動力依然強勁、持續領跑。
在出現疫情的這兩年,西安樓市仍不乏熱盤,但一些改變也在悄然發生。一位當地市場人士稱,受疫情持續沖擊,西安樓市出現降價現象,有樓盤在持續平銷后,推出了直降百萬的特價房,即便如此,有遠郊項目的去化率仍十分慘淡。
克而瑞陜西分析稱,受2022年疫情影響,西安住宅市場前兩月經歷冰點,3月份積壓的需求有所釋放,四月份重新回歸理性。從開盤情況看,主城萬人搖項目一枝獨秀,但以西咸為代表的外圍市場不容樂觀,開盤去化率低于50%較為普遍,之前投資外圍區域的人也開始退出,在市場調整之際回歸主城區。
從數據上看,據西安房地產數據中心統計,4月份西安商品房市場量價走低,當月共供應114.24萬平方米,同比降29%,環比漲3%;成交117.68萬平方米,同比降44%,環比降26%;成交均價13732元/平方米,同比降2.42%,環比降1%。
二手房市場也不容樂觀。去年年中,西安開啟二手房指導價模式,這無形中抬高了首付門檻,自此二手市場逐漸回歸理性,部分購房者也轉到新房市場打新搖號。4月,當地二手房成交不足3500套,成交均價15200元/平方米,環比跌1.30%。
二手房流通性待提高
基于上述市場形勢,西安也加入樓市松綁的隊伍中,降低了購房門檻。
在限購政策方面,從西安市外遷入西安市戶籍的居民家庭,若在住房限購區域購買首套住房,須在購房前落戶滿1年;非西安市戶籍居民家庭購買住房的,須持有西安市《居住證》,且在購房之日前2年在西安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
而在此前,外地遷入戶籍購房前需落戶滿1年、且連續繳納12個月社保,非西安市戶籍購房前需連續繳納5年社保或個稅。
在首付比例方面,西安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及時優化房地產金融服務,適當降低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定價水平,首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普通住房(144平方米及以下)的,首付比例不低于20%。目前,西安多家銀行利率已出現松動。
在限售政策方面,原為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滿5年、且已辦理《不動產權證書》,新政調整為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滿3年且取得《不動產權證書》,或《不動產權證書》滿2年;二手住房的限售年限由滿5年調整為滿2年。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作為周期最長的熱點二線城市,西安在去年三季度熱點城市開始下滑時,還在調控樓市。2020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連續出臺的幾次調控政策都在收緊,這次新政則是一個逐步放松的方案。
“政策總體比較穩妥,限購限售政策沒有一攬子退出,為后面留足了政策空間。”李宇嘉認為,針對目前市場上主要是剛需購房,新政降低了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增加公積金貸款額度,成為此次政策最大看點,在限購、限售方面還是比較嚴格。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西安出臺二手房指導價后,市場成交規模明顯下跌。此次新政出臺,無論是新建商品住房交易還是二手房交易,一定程度上都會激活二手房源量,加速市場流通。
記者在諸葛找房平臺看到,僅5月31日這天,平臺單日新上房源達到2700套,比上一日上漲32.33%,單日降價房源481套。其中,雁塔區新上房源284套,未央區新上房源546套,長安區新上房源238套。在鏈家平臺上,目前西安在售二手房超十萬套。
對于新政出臺后二手房市場的反應,當地行業人士看法不盡相同。有人表示,市場有慢慢回溫的跡象;也有人稱,其實就是變回去年3月30號之前的政策了,對市場還未有實質性影響,不過銀行放款速度有提升,是剛需入場買房的好時機。
克而瑞陜西認為,西安二手房指導價出臺已過半年,業主及購房者的心理預期逐漸平緩,加上貸款放款等政策局部寬松,成交周期有所縮短。但當前市場上掛牌房源超10萬套,即使按月均去化5000套計算,去化周期也在20月左右,未來有很大的去化壓力。
整體而言,作為人口超千萬的城市,西安GDP數值超萬億、經濟表現強勁,為當地樓市提供了較為強大的支撐力。新房市場冷熱不均,但整體去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區間;二手房市場價格較為穩定,不過巨大的掛牌量,正推動市場步入“買方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