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樓市正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個曾經創造了無數“日光盤”的城市,如今卻頻繁出現雇人充場、在商場建樣板房、打折促銷等情況。種種“妙計”背后,是開發商難以掩蓋的焦慮。
深圳的房企老板們正在翹首以盼。但他們想要重新喚起深圳人的購房熱情,恐怕還不太容易。
近日,有當地樓市觀察者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為了吸引買房人,開發商們使出渾身解數,不僅打折促銷,還在社會上廣招“賢士”,偽裝成購房者給自家樓盤“站臺”。
6月13日,在廣東某兼職招聘的公眾號上,一則為深圳市龍華深圳北附近的樓盤招聘“看房充場人員”的消息,引起網友注意。
雖然整個版面只有“豆腐塊”大小,且與線上主播、講解員、志愿者等其他招聘信息混雜在一起,但40人的“巨大”需求,還是讓其在一堆兼職中尤為突出。
充場員的工作內容非常簡單,就是配合售樓處,假裝意向購房人來現場看房,工作時間是6月14日早上9時20分至下午6時,費用日結,每人一天是120元。
雖然工作難度不大,但對應聘者的要求卻不少:不僅年齡要在30至45歲,而且穿著打扮要富態,不能太邋遢。《財經天下》周刊看到,招聘文案在最后又特意強調了一遍“看起來要富態”。
讓外界唏噓的是,一年多以前,深圳樓市還頻繁出現“日光盤”,近千套房都可以“秒光”。買一套房,一個購房者要與兩三千人競爭。但如今,開發商竟然花錢雇人看房,假裝自己“受歡迎”。
網絡流傳的招聘信息顯示,此次兼職的樓盤為中海學仕里。《財經天下》周刊了解到,該項目于6月19日獲批預售,預計將在本月底開盤。該項目前期宣傳力度極大,早在月初,當地自媒體和中介平臺都能看到推廣信息,在深圳即將推出的多個新盤中,中海學仕里儼然成了“大熱門”。
然而,有著央企中海地產的背書,中海學仕里為何還要搞“充場”看房這一套?《財經天下》周刊致電中海地產,但截至發稿電話無人接聽。
盡管該招聘信息的真實性有待考量,但一位深圳房產中介坦言,進入五六月份,深圳剛需樓盤供應猛然增多,各樓盤競爭加大,新房進入買方市場。開發商使出了許多營銷花樣,其中就包括雇人“充門面”。
今年以來,市場陸續傳出“深圳迎來‘報復性’看房”“買房人熱情重燃”等消息,而開發商的這一系列操作,似乎又暴露了深圳樓市的另一面。
開發商的營銷把戲
《財經天下》周刊了解到,一直以來,各城市都不乏有許多“看房充場”的兼職,一天的報酬少則二三十元,多則上百元。業主們早已見怪不怪,“充門面的手段一直都有,這是開發商的慣用伎倆。”
大家都知道“充場看房”是開發商的營銷把戲。一位熟悉深圳樓市的業內人士稱,現在新開盤的項目都會搞這種營銷,充場沖人氣,“就像飯店開業找一些群眾演員充場一樣,不能代表飯店的飯不好吃。”
不過,該人士也坦言,中海學仕里性價比高,“硬傷”也比較明顯。由于新房限價,該樓盤加上精裝每平米只要8.2萬元左右,比周邊二手房低了2萬元,再加上有深圳高級中學北校區加持,讓不少買房人心動。但該樓盤最大缺點是緊鄰地鐵和高鐵軌道,噪音大。
一位深圳本地人士稱,買該樓盤的人,大概率是奔著學校去的,“對居住體驗有要求的人恐怕不會考慮這里。”
尚未開盤,中海學仕里就收獲了太多鎂光燈,被業內稱為深圳龍華片區2022年“最受歡迎又飽受爭議”的新盤。一位深圳本地房企人士直言,房子賣不出去了,開發商想出五花八門的招數攬客。在他看來,一個樓盤,當很多自媒體、中介開始推的時候,說明蓄客不佳,“你什么時候看見華潤城需要這樣了?”
作為深圳著名的“網紅盤”,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的華潤城經歷過“萬人哄搶”,也創下了8年里房價上漲193%的神話。但6月19日華潤城潤璽2期開盤時,卻未現開盤即罄的景象,也讓其他開發商感到了壓力。
在深圳從事房產中介多年的魏文告訴《財經天下》周刊,中海學仕里樓盤的房子不愁賣,但在當前的樓市環境下,開發商仍然擔心賣不完。
魏文表示,今年以來,深圳大部分樓盤去化情況都不太樂觀,作為龍華中心的標桿樓盤之一,壹城中心十區去化率只有25%,鴻榮源博譽府二期開盤當天只賣了30%,“所有開發商都在想辦法多賣一些。中海學仕里雖然比這兩個樓盤好一些,但也擔心賣得少,所以想方設法提高知名度。”
不只是中海學仕里,還有一些深圳的新盤也為吸引人氣想方設法地“卷”起來。
看了兩年房子的“剛需客”尚哲,因資金和地段問題,遲遲沒有出手,最近他打算在寶安區看看機會。上上周末,尚哲來到售樓處,卻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與前兩年的體驗不同,這次他來到的不是傳統的售樓處,而是一家商場,“它的展廳設在商場里,還搭建了樣板間,現在深圳很多樓盤都這樣,估計是為了保障人流量。”
不過相比這樣,開發商深諳最直接有效的引流方式還是真金白銀地打折。6月以來,多個項目剛拿到預售證,開盤就打折。
例如,光明鳳凰城片區觀月臺項目備案均價4.69萬元,開盤折后價4.28萬元;光明公明片區的深業云筑備案均價4.7萬元,開盤折后價4.37萬元。寶安沙井的招商雍和府備案均價5.2萬元,雖無折扣,但每套總價減免3萬元。
不過,一位市場人士告訴《財經天下》周刊,有些樓盤確實有優惠,但并不是全部都會有。一些體量大、位置一般、一次就入市就有七八百套乃至上千套房源的樓盤,去化情況不樂觀就會打折促銷。但地段佳、入市體量小、性價比較高的樓盤,并不需要開發商的讓利來換去化。
但無論怎樣,在這個曾經創造了無數“日光盤”的深圳樓市里,頻繁出現雇人充場、在商場建樣板房,抑或打折促銷,種種開發商的“妙計”傳達出他們焦慮的情緒。
深圳人不愛“打新”了?
開發商焦慮的背后,是讓人“急眼”的深圳新房市場。
魏文告訴《財經天下》周刊,雖然今年樓市稍微回暖,但還不到疫情前一半的水平。深圳房地產信息網的數據顯示,2022年5月,深圳新房住宅成交1877套,環比跌幅37.28%。這樣的數字,也難怪開發商會坐立難安。
而且最近兩個月,隨著新房供應量猛增,客戶被分流,開發商們面臨更激烈的競爭。深圳住建局數據顯示,6月份深圳或將有31個新盤待入市。
一位市場人士介紹,2020年深圳新房供應量在8000套左右,而今年全年深圳各區域供應量將達2.5萬套。“以前一個片區一個月只有一個新盤,或兩個月才有一個新盤入市,現在一個月有兩三個盤推出。”
新房如“下餃子”般入市,但一時半會卻等不到客戶,以至于出現買方市場。“新盤除了極個別需要積分,大部分只要報名就可以選房。”魏文說,這在兩三年前根本無法想象。
與三年前“日光盤”迭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上半年快過去了,全深圳僅出現一個“日光盤”,即位于福田區的海德園。“其他項目不管在哪個地段,有沒有學位,沒有一個樓盤能全部賣完。”上述市場人士稱。
即使是深圳人心中的“網紅神盤”華潤城,也在轉冷的市場中失去了往日的驚艷表現。近日,華潤城最后一批344套房源選房結束,售出303套,去化達8.8成,收入只有46億元。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華潤城的開盤成績并不差,但距離外界對該盤的期待仍有差距。畢竟在2021年以前的近七年時間里,它一直維持著“開盤即日光”的記錄。
華潤城是網紅豪宅盤,自2014年首次開盤至今,曾創造雨中排隊、萬人搖號等諸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樓市記憶,并實現房價五年漲三倍的奇跡,因此備受深圳購房者熱捧。
很多人還記得,2020年華潤城潤璽一期入市時,近萬買房人爭搶認籌,中簽率僅12%。這是它的巔峰時刻。然而華潤城最后一批房源開盤前,公布意向登記人名冊,顯示最終入圍并完成保證金凍結客戶589批,中簽率近60%。
當地房產中介稱,2020年任何住宅新盤出來,購房者打新都要靠積分。現在市場冷靜下來,很少有所謂的“網紅盤”出現,開發商給的傭金都變高了。
一直熱衷“打新”的深圳人怎么會“熄火”了呢?
多位購房者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盡管市場還比較冷清,但據他們的觀察,深圳房價一直未有明顯下降趨勢。在他們看來,這本無可厚非。作為一個超一線城市,深圳一直維持人口流入狀態,剛需人群龐大,從長遠看,深圳的房子不愁沒有市場。
“但現在我身邊除了結婚、孩子上學必須買房的,其他計劃買房的人都還在觀望,真正‘上車’的少。”一位深圳購房者說,買房的人都希望房價更低一些,現在雖然購房優惠政策多且密,但大部分人還期待有更大的優惠。
魏文最近帶客戶看了許多套房,但最終能成交的不多。“很多剛需購房者手里資金不充足,會花更多時間和精力挑挑揀揀,直到覺得滿意了才會下手。”另一方面,購房者普遍對自己工作和收入的穩定性保有顧慮,擔心還不上房貸,從而降低了購房動力。
更核心的原因還在于深圳市場環境的變化。此前因新房限價,深圳新房市場均價低于二手房售價。明顯的倒掛,讓“打新”成為熱潮。2021年2月8日,深圳率先推行“二手房指導價”政策,投資者靠買房投資的溢價空間大大降低,“打新”退潮。
“以前周邊二手房每平米平均比新房貴1萬元左右,即使是剛需人群,只要不急需,也寧愿等新房。”在市場人士看來,此前深圳人熱衷“打新”,很多是為了搶一二手房倒掛的紅利,但隨著二手房指導價出臺,“打新”人失望成為必然。
深圳樓市出現分化?
在這個創造過無數財富故事的城市里,深圳今年的首個“日光盤”是個豪宅項目。
5月底,久違的“日光盤”重現市場,讓業內人很是興奮。畢竟,在持續下行的市場環境中,他們已經太久沒有聽到這樣振奮的消息。
5月30日,海德園A區推出239套房源,備案均價每平12.6萬元,每套總價在1700萬元以上。僅6個小時,房源即被哄搶一空,收金57億元。
在這之前,位于南山區的千萬級豪宅盤招商仕林臻邸,開盤首日即賣出178套,去化達95%,實際剩余的9套也已經在線下全部售出。即使是終結“日光”奇跡的華潤城,首日去化8.8成,相對于剛需盤的冷淡,成績也頗為可觀。
豪宅的火熱讓市場興奮,一邊驚嘆于深圳人的購買力,幾千萬元的房子居然每90秒就能賣1套,另一邊也引起大家猜測,是否這是市場回轉的積極信號。
魏文坦言,深圳高凈值人群的購買力仍然堅挺,而中低端樓盤的銷售情況大多不理想。
另一位市場人士介紹道,深圳豪宅一直屬于稀缺產品,供應極少,且多分布于福田、前海、華僑城等極佳地段。“事實上,并非豪宅賣得快,嚴格來說是哪個項目周邊二手倒掛嚴重,溢價空間大,哪個項目就會被熱搶。”
以海德園為例,由于新房限價,每套房產比周邊二手房便宜500萬元最少,這意味著房子到手即可凈賺500萬元。如果未來該片區房子升值,利潤更高。
但豪宅的火熱并不意味著整個深圳市場正在回暖。
據克而瑞數據,進入6月以來,深圳新房成交量呈現曲折上漲趨勢。6月前三周分別成交607套、575套、689套,成交面積分別環漲51%、環跌2.9%、環漲17.7%,總體沒有明顯改善。
二手房市場,今年2月二手房網簽僅800多套,創深圳近15年來歷史新低。據一位市場人士介紹,到5月份,二手房網簽2000多套,環比所有上升,但距離正常市場行情下的成交量還相距甚遠。
據媒體報道,近段時間,深圳相關部門多次對當地樓市展開調研,由于擔心放寬樓市政策導致房價再次出現明顯上揚,因此政策出臺的可能性較小。在魏文看來,市場是慢慢被拱起來的,真正回溫或許要到今年10月份以后或年底。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核心區域、價格低于周邊二手房的豪宅會率先回暖,這類樓盤客戶群是不受疫情影響的富豪人群,他們看到了資產保值增值的空間。“普通新市民預期還比較悲觀,買房動力不足,這部分人群可能不會很快入市。整體市場還比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