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改革開放后利用人口的優勢快速地推動經濟的上漲,我國從一窮二白到現在全球第二大的經濟主體和全方面的工業體系(變成了制造業大國)完全是離不開人口的支撐。
有人就問印度也是人口大國為什么整體的經濟發展比較緩慢,各方面建設水平都處于一個相對一般的水平。不要忽略一個最關鍵的點,國人是相當地勤快,工作996已經成為了工作常態,試問在全球有哪一個國家能做到這一點,還有更多的連周末都沒有放假,一個月僅休息一天。
我國不能依靠人口紅利了,因為我國的人口出現了大變化,2020年上半年我國已經進入了人口負增長的時代,2022年上半年出生人口523萬死亡人口531萬總人口減少了8萬。
現在印度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一大國了,2020年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只有7.25‰,印度人口出生率卻達到了2.2%,相差了接近三倍,2021年印度出生人口數量比我國多整整1,000多萬人,印度一年的生育數量比我國兩年還要多。
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矛盾的出現,又或者說當代年輕人接觸到了不同的文化理念,導致整體的出生率出現大幅度下降。
主要是年輕人的生育意愿在大幅度地下降,人口專家梁建章在《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2版》給出了答案,因為經濟負擔過重,導致不愿意生育的家庭占比,居然達到了77.4%,另外我國的養育成本是全球最高,全國0~17歲養育成本為48.5萬,0-大學畢業養育成本62.7萬,這是平均水平一線城市,基本上在150萬以上新一線城市,也在120萬左右,二線城市也去到了100萬,所以當代年輕人生不起,也養不起。
人口紅利與樓市息息相關,經濟日報發布一篇《5月樓市環比數據回暖,經濟日報:房地產穩,經濟作用正在顯現》房地產仍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對上下游帶動的產業性非常地強,據數據顯示帶動超過120個行業,對投資消費影響甚大,很大程度推動經濟的增長。
5月至6月樓市迎來了全方面復蘇的狀態,全國50個重點城市5月6月重點城市成交面積環比增長14%和15%,覺得整個房地產回歸到原有的狀態應該并不是太大的問題了吧!
想象是美好的現實,卻是那么地殘酷,樓市很難再回歸到原有的狀態了,根據克爾瑞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7月全國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49%。7月份全國百強房企單月銷售金額5231.4億元,環比下降28.6%,近8成的房企7月的銷售額環比下降,29家房企銷售額下降幅度在30%~50%,17家房企銷售額下降幅度超過了50%,全國百強房地產企業的銷售出去都不容樂觀,其他房企的銷售業績更是慘不忍睹。
從成交面積的角度去看待城市,7月份全國30個重點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6%,同比下降33%長三角和珠三角是國內經濟最集中的兩個城市群,長三角的蘇州、寧波、徐州成交量環比下降超過30%,無錫和杭州同比更是下降超過70%;珠三角地區廣州和佛山,環比下降20%;環渤地區青島、濟南、北京、大連成交量同比下降超過40%,為什么7月份樓市沒有繼續的回落,反而迎來大幅度的拐點。
樓市出現“回光返照”,5月份以來全國各大中心城市大規模地放開限購、限貸、限價、限售,另外還有利好的消息,如降息、降首付、購房有優惠、購房補貼、免稅費等眾多利好政策下,市場就出現了輕微地回暖,真正的剛需購房者看到樓市這么優惠,還是考慮入手房產,當然還有更多的人都在看房地產下跌。
放開所有政策之后表現最明顯的城市青島,新盤成交量迎來大幅度的上漲,6月份成交了26,262套,新房成交量是5月份的三倍是2月份的5倍,不過進入7月份青島的新房成交量8605套,環比下降73.9%。其他城市雖然沒有這么明顯,但是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大城市都在陸續的上調,6月的成交數據確實是挺可觀的,但是7月成交數據卻一塌糊涂。
明年起房價還有上漲的動力嗎?
人口是影響著房價的,8月1日“中共國家衛生健康黨委組”在雜志《求是》上發布了一篇標題為《譜寫新時代人口工作新篇章》明確地指出當前中國人口的五大難題。
1、伴隨著長期人口的積累,增速明顯地放緩慢,很快就進入負增長時代
2、生育水平持續走低,近年來綜合生育率已經下降到1.3,低于生育水平線。
3、老齡化率持續的加深,預計2023年前后我國將會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的老人占比將會超過30%。
4、家庭小型化,在2020年第7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中,顯示目前平均每戶人口數量僅有2.62人,根本都達不到我們理想范圍的2+1,對比上一次人口普查,戶均人口數量下降了0.48
5、區域發展不平衡,一些生態資源匱乏的地區,人口存在巨大的矛盾,未來發展將會變得更加乏力。
對于日后房地產的走勢,有不少專家和學者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經濟學家馬光遠提到,未來的房地產將會迎來三個20%,20%的地方、20%的開發商、20%的樓盤,未來樓市將會迎來大幅度的風化,大城市整體的房價依舊保持在相對高的位置,而中小型城市未來的房價將會面臨著回落或者是無人問津的狀態。4座一線城市,廣州的平均房價最低,但是廣州中心區域的房價依舊處于很高的水平,而郊區的從化增城1萬多,隨便可以挑選。未來全國的樓市都會迎來這樣的變局。
曹德旺也直言不諱地說道,房地產根本就是鋼筋混泥土,不值這么高的價值,其中涉及到的利益太多,房價應該逐步地解決部分硬性綁定條件。
明年整體房價走勢都并不是特別地樂觀
一方面房價下跌蔓延的全國范圍,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下跌比例基本上都已經突破了80%,房價在下滑的時候,購房者并不會貿然的出手買房,誰也不愿意看到自己買到的房產出現價格下滑,很簡單地理解,價格上漲,大家開心價格下滑大家都“ 鬧情緒”。
另外一方面,今年六七月份,全國有多個樓盤都傳出了集體斷供,業主們不愿意繼續供樓的最基本原因是。樓盤出現了爛尾,所以眾多老百姓都呼吁要取消預售制度,這樣對購房者才是最保障的,不少人就是被這件事情一搞心里留下了陰影,不可能拿半輩子的積蓄去“博”吧!
過去的20多年,國內的房地產發展速度真的很快,不可否認對經濟的貢獻也很大,但是由于發展速度過快過急,出現了、高房價、從而低生育率、空置房數量持續攀升。等眾多問題,當然站在商品買賣的角度去看,價格回落也是正常的,因為沒有任何一件商品的價格能出現持續性的上漲,包括最穩定地流通,黃金價格也有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