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下午,在港股上市的龍湖地產,股價暴跌16%,帶動整個地產板塊下行。
大跌的背后,是一則流傳在微信群里的傳言,說龍湖的商票違約了。不過龍湖很快就辟謠了。不過我印象中,這個謠言上周就出來了,現在才來砸盤,有點莫名其妙。
文:時代之,首發于同名公Z號,提供策略、實盤
龍湖,一直都被我劃在財務最穩健的民營開發商之列,另外一個是萬科,萬科雖然大股東是國企,不過管理風格上還是偏民企的。這二者三條紅線一條沒踩。當然,今年兩家一條紅線都沒踩的開發商,一樣突然宣布債務違約了,這個指標,已經不是絕對安全了。
而龍湖,不僅是財務穩健,口碑也一直不錯,至少在發家的重慶如此。在眾多開發商延期交房和爛尾的大背景下,我妹妹家買的龍湖的房子,居然提前三個月交房了。
所以,如果真的財務暴雷,那么各大樓盤上應該早有征兆。可以說,如果龍湖都債務違約了,那么估計市場上98%以上的開發商都會倒下了。
可惜現在,整個房地產市場都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點點風吹草動,哪怕是謠言,都會引起股價的重挫。背后我相信是有空頭的故意而為的。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實體的樓市,大家對開發商都已經失去了信心。這不怪投資人或者購房者,一切都是開發商自己把自己玩死的。那些爛尾的,延期的,付出代價,也是應該的。過去兩年,我們也見過了太多的辟謠,最終被證實謠言就是遙遙領先的預言。
就像某大和某創一樣,之前不斷辟謠,我給出的分析都是,股價往往是風向標,這些大資金不是傻子,最終二者都暴雷了。作為民企老大的某某園,同樣是不斷在辟謠,但是股價卻在不斷創新低,這次,股市會成為預言帝嗎?我們拭目以待!畢竟這家公司的風格其實和某大某創并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激進上杠桿的典型。
很多人都想抄底房地產。一季度,對于優質的國企龍頭,倒是存在機會,畢竟當時調控才剛剛開始大幅放松,貨幣政策也在邊際寬松,有好轉的預期。
但是現在,大家發現,除開一線城市,各大城市在如此放松的條件下,房地產并沒有出現好轉,銷售反而還在繼續環比下跌,那么整個市場,基本上是全無機會的。這樣的政策,放在2015年,那就是銷售額直接翻倍,房價直接翻倍,這次天花板是真到了。
我們需要等待的是房地產市場的出清。所謂的出清,指是該破產的破產,該重組的重組,這之后才考慮抄底的事情,這個觀點我已經重復多次。至少也等到某大和某創的事情完全解決再說吧。現在一直拖著,無非是延長了市場出清的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