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報記者 李紅梅 北京報道
4月26日,在朝外SOHO A座辦公樓11層,SOHO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OHO中國,HK.00410”)發布了《2022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以下簡稱“ESG報告”),并邀請多位業內專家共同討論ESG話題,探尋“長期主義下的ESG多維實踐”。
ESG是責任投資中的專有名詞,是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即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作為一種評價工具,ESG一般是指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非財務維度評估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與對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是SOHO中國連續第七年披露ESG工作成果,表達了公司長期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決心和信心。”SOHO中國相關管理層說。2022年年末, 全球權威的ESG評級機構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上調SOHO中國ESG評級至AA級,位列中國企業前3%,這是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地產公司獲得的最高評級。
“2016年,很多人連ESG都不清楚,就來面試。ESG這幾年從線上到落地實踐,在中國發展迅速。”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中財綠指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說。“很重要在于有政策的支持,包括把綠色金融作為一個有力的抓手。”
國際WELL建筑研究院IWBI亞洲區副總裁宋怡認為,過去一段時間,大家對健康的需求產生了變化,從原來可選品現在變成了必需品。
2023年伊始,SOHO中國10個項目,望京SOHO、麗澤SOHO、光華路SOHO二期、SOHO前門大街、外灘SOHO、古北SOHO、SOHO復興廣場、SOHO天山廣場,和位于天水的2個非營利性項目:天水養正幼兒園與養正圖書館,榮獲IWBI(國際WELL建筑研究所)授予的WELL HSR健康安全評價認證。
去年底,SOHO中國基金會投資2000萬元在甘肅天水打造的“養正圖書館”正式落成。這是中國首座零碳圖書館,標志著SOHO中國開啟了零碳建筑的全新探索。
據了解,為了響應國家的“雙碳”戰略,SOHO中國基金會通過被動式的建筑設計、主動式的技術措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實現了“養正圖書館”在能源上的自給自足。
SOHO中國ESG報告顯示,2022年,通過數字化能源管理系統,SOHO中國所管理的24個項目總計節約1.4億度電,節能率約為33.6%,共計減碳11萬噸,超額完成目標。
“ESG生態鏈其實是一種價值鏈,上游包括產品的制造商、原材料制造商,中游包括規劃設計、建筑安裝,下游包括實際的開發商以及企業用戶等等。任何一個環節的丟失,都有可能造成價值無法傳遞。除此之外,消費者與政府主管部門也同樣扮演重要角色。” 君凱環境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述說。
對于如何平衡企業短期目標與長期主義的矛盾,秒盈科技副總裁吳小強認為應該從思想上意識到二者是相互助力的,社會責任長期來說跟上市公司的表現是統一的。“‘2030’碳達峰、‘2050’或者‘2060’碳中和的這個大目標,第一次凝聚了全人類、各個國家、以及各行各業。而年輕一代更應該關注可持續發展,我們今天做這些事情不只是在保護地球,也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未來。所以,今天看待ESG,不要用成本的視角,而是要用對未來五年、十年投資的視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