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乘聯會發布的全國乘用車市場最新銷量數據顯示,今年4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為28.2萬輛,同比增長78.4%,環比下降36.5%;批發銷量為28萬輛,同比增長50.1%,環比下降38.5%。乘聯會稱,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環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受當前疫情波及和沖擊。
![]()
從具體車企來看,4月份新能源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4家,涵蓋
、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車及廣汽埃安,當月銷量分別為105475輛、30020輛、15568輛和10212輛。
同時,在乘聯會發布的4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廠商排名中,此前已停產燃油車的比亞迪成為唯一一家當月銷量過10萬輛的車企,擠掉一汽-大眾(8.1萬輛)奪得榜首之位。據悉,這也是比亞迪首度登頂中國乘用車月銷量榜。
有業內人士認為,比亞迪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原因一方面是有自己的IGBT芯片、MCU芯片、刀片電池等,供應鏈相對自主可控,另一方面是比亞迪在多地都有生產基地,可以保證產能供應。
不過,除了比亞迪外,大部分車企4月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銷量都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上汽通用五菱銷量環比下降41.3%,奇瑞汽車環比下降28.6%,廣汽埃安環比下降49.7%。國產新勢力方面,小鵬4月交付新車9002輛,環比下滑41%;蔚來交付量為5074輛,環比下滑49%;理想交付量環比下滑62%,僅為4167輛。
特斯拉也未能幸免。數據顯示,4月份特斯拉中國的產量為10757輛,銷量僅為1512輛。作為對比,3月份特斯拉中國的銷量達到65184輛,換言之,特斯拉4月銷量環比下跌97.6%。
對此,特斯拉中國方面向時代財經表示,不同于傳統廠商大量堆積庫存車的方式,特斯拉的直營模式讓車輛從生產線直接被送到用戶手中,真正實現了汽車產業零庫存。“當4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受到疫情沖擊時,生產端直接影響交付端。”
據了解,今年3月28日,特斯拉上海工廠因疫情影響宣布暫停生產,直到4月19日,特斯拉上海工廠才宣布復工復產,前后關閉了近3周。復工后,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整車廠處于逐步爬坡階段,并采用單班制運行。據路透社5月6日報道表示,特斯拉計劃自5月16日起,上海工廠將恢復兩班倒制度,盡可能提升至疫情前的水平。不過,對于前述消息,特斯拉方面暫未公開回應。
據悉,作為我國汽車研發、生產、銷售和出口一體化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上海若暫停生產對全國的汽車行業都有很大影響。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共生產新能源汽車354.5萬輛,上海地區生產量達到了63.2萬輛,其中,特斯拉以48.4萬輛的產量占據近8成份額。
如今上海等地復工復產循序推進,乘聯會表示,5月供給正趨于逐步改善的狀態。據悉,4月16日,上海市經信委發布《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顯示,第一批復工企業名單中與汽車相關的企業超過200家,占比約三分之一。此外,目前浙江省、江蘇省,以及上海市正在協同成立首批6個長三角重要物質應急保供中轉站。
對此,特斯拉也表示,長三角區域的物流保障工作持續“回血”,其他省際重要生產物資流通工作,尤其是跨境物流效率也穩步推進,物流“血管”逐步通暢,大量成品車整裝待發。
值得一提的是,5月10日,有媒體報道稱,由于供應問題,特斯拉上海工廠再度暫停生產。對此,特斯拉中國方面向時代財經回應稱,“暫時沒有收到這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