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披露數據顯示,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78億美元,較4月末小幅回升0.26%。同時,本月外匯儲備規模結束了此前連續4個月的回落態勢。
業內人士認為,本月外匯儲備規模回升主要是由于估值增加引起,但隨著疫情短期沖擊的逐步消退及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變,下階段,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將有望繼續保持總體穩定。
估值增加促使外儲回升
對于5月份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止落回升”的原因,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今日召開的發布會上解釋說,外匯儲備以美元為計價貨幣,非美元貨幣折算成美元后金額增加,與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致使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對于匯率而言,5月美元指數月中升至高點后小幅回落,全月下跌1.2%。非美元貨幣對美元整體升值。”
“同時,對于資產價格而言,近期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整體較大,5月份主要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溫彬表示,在股票方面,日經225指數上漲1.6%,標普500股票指數收平,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下跌0.4%。債券方面,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下跌0.1%。
此外,5月外匯儲備回升也是今年來首次。2022年前4個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呈現“四連降”。其中,1月份環比減少285億美元,2月份環比減少78億美元,3月份環比減少258億美元,4月份環比減少683億美元,對應的降幅分別為0.88%、0.24%、0.80%、2.14%。
“外匯儲備以美元計價,綜合考慮資產價格變化和匯率折算因素影響,本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回升。”溫彬表示。
仍將保持總體穩定
對于后期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發展趨勢,業內普遍認為,將能夠繼續保持總體穩定。
王春英指出,盡管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挑戰增多,國際金融市場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我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支持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
溫彬也表示,當前我國經濟韌性強,回旋余地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要求5月底前要出臺可操作的實施細則、應出盡出。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和各項政策發揮效果,宏觀經濟有望企穩回升,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更加堅實,將對外匯儲備規模穩定起到支撐作用。”
“另外,美國通脹上升勢頭有所放緩,近期美元指數出現一定程度回落,市場對未來的預期有所轉變,有利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溫彬表示,當前我國國內生產仍然具有優勢,貨物貿易有望保持合理順差規模,國際投資者看好我國發展前景,北向資金整體呈現凈流入態勢,這些都有助于促進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并穩定我國外匯儲備規模。
溫彬認為,當前我國穩增長的任務仍然較重,要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加快落實33項穩經濟一攬子措施,盡快扭轉預期,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加快恢復。同時,要防范好各種內外部風險沖擊,維護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