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記者獲悉,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發表的最新機構觀點指出,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邁向3.5%,表明市場對美聯儲可能進一步落后于收益率曲線的擔憂正在增加。投資者方面,或需要根據美聯儲的利率表決來調整假設,不排除未來幾天市場波動率可能高企的情況。
相關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公布的5月通脹同比上漲8.6%,為1981年12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密歇根大學的長期通脹預期指數也從3%躍升至3.3%。而投資者對通脹預期可能變得不穩定的擔憂,或許使美聯儲更難壓抑通脹。
事實上,2020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各國經濟逐步走出疫情沖擊影響,全球原油需求持續恢復,而全球原油供給恢復則相對較慢,尤其是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產油盟國)產量恢復緩慢,持續的供需缺口導致全球原油庫存持續下降,原油價格持續上行。俄烏事件使市場對原油供應擔憂加劇,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運行在100美元以上。
那么,如何看待未來一段時間的市場走勢?投資者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5月美國通脹走高
相關數據顯示,美國5月通脹同比上漲8.6%,創下1981年末以來最大漲幅,比前一個月進一步攀升0.3個百分點。汽油、食品和租金價格持續上升,通脹環比也超預期漲1%。投資者擔憂美聯儲加快緊縮政策,并把經濟推向衰退,美股承壓。標普500指數上周五(6月10日)下跌2.9%,全周走軟近5%,重回5月末時的低點。
“數據令投資者對美聯儲今年年末前放緩加息的希望驟降。”瑞銀方面表示,美聯儲采取更鷹派的立場及數據疲軟的可能性,加劇了投資者對增長前景的擔憂,導致收益率曲線趨平。上周五,美國2年期及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收窄至僅10個基點;5年期及3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再次出現倒掛,是3月以來的首次。
6月14日,截至北京時間17時,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309%。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5月美國總體通脹走高,但核心CPI從3月的6.5%下降至6%。部分商品(如電視和手機)價格增長下降甚至通縮。“因此,通脹仍有可能放緩,但速度比我們之前假設的要慢,特別是整個夏季天然氣價格或進一步上漲。”瑞銀表示。
盡管如此,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邁向3.5%或許表明,市場對美聯儲可能進一步落后于收益率曲線的擔憂正在增加。反過來,這將使美聯儲“宣布勝利”和放松加息的空間減少。因此,瑞銀認為,美聯儲引發的經濟衰退風險增加了,未來6個月出現衰退的可能性也已上升。
此外,北京時間周四(6月16日)凌晨結束的美聯儲政策會議將提供最新的經濟預測,這是近年最重要的會議之一,對金融市場的前景至關重要。投資者或需要根據美聯儲的利率表決來調整假設,未來幾天市場波動率可能高企。
當地時間6月13日,摩根大通集團經濟學家表示,預計美聯儲將在本周的議息會議上決定加息75個基點。此前,美聯儲官員曾暗示,很有可能在本月議息會議上加息50個基點。
關注價值策略投資
6月14日,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表示,美股隱含波動率指數(VIX)從上周五的26點左右,到6月13日晚攀升至34點,這意味著標指平均每日波動率超過2%。面對市場加大震蕩,投資者除了做好流動性的準備,也可以考慮繼續投資于價值型策略、構建防御性的布局,以及通過另類投資實現多元化。
具體來看,瑞銀指出,戰術而言,仍然專注于價值型和波動率交易。其中,投資者可以考慮:采取價值主導的投資策略、為市場波動做好準備、建立防御性策略,以及通過另類投資實現多元化。在這個新的安全時代,長期投資者可以尋找估值承壓但前景良好的機會。
相關分析認為,隨著中國主要城市解除出行等限制,經濟活動恢復料將利好與中國相關的資產類別。除了中國股市,石油、銅和大宗商品相關貨幣也將受益。
國內市場方面,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告訴記者,近期北向資金流入較大,成為市場反彈的主力,上周北向資金凈流入368億元,過去兩周凈流入600億元。中國的股、債、匯有自身穩健的邏輯,但也要注意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股、美債、美元的影響,需要對市場風險保持關注。
中金公司研究部方面認為,在經濟不發生明顯衰退的情況下,美聯儲仍將繼續加大力度收緊貨幣政策。5月CPI數據公布后2年美債利率一度升破3%,表明市場對美聯儲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而繼續收緊貨幣政策會一定程度上降低包括原油在內的需求。
與此同時,下半年全球供給可能逐步有所恢復,原油供需缺口可能會較此前有所收窄,但仍會處于緊平衡的狀態。疊加俄羅斯原油供應風險仍然沒有解除,目前原油庫存處于近年來低位,因此預計下半年原油價格仍將在高位徘徊,當然仍需關注俄烏局勢進一步發展等方面的變化。
油價上漲有何影響
事實上,2020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各國經濟逐步走出疫情沖擊影響,全球原油需求持續恢復,而全球原油供給恢復則相對較慢,尤其是OPEC+產量恢復緩慢,持續的供需缺口導致全球原油庫存持續下降,原油價格持續上行。俄烏事件使市場對原油供應擔憂加劇,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運行在100美元以上。
相關分析認為,油價上漲帶動石油化工產業鏈處于高景氣度,中上游尤甚。在原油供需偏緊及地緣政治風險擾動下,油價持續維持高位且短期難以看到明顯回落,而我國原油主要依賴進口,隨著國際油價上漲,與原油緊密相關的石化產業鏈也受到影響,中上游景氣度也明顯提升,下游煉化及終端應用產品雖也有所提價,但利潤空間受到壓縮。
具體來看,上市公司財報也顯示,今年一季度主要上游行業如石油石化、鋼鐵、煤炭ROA(資產回報率)均有顯著抬升。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團隊負責人陳健恒指出,整體來看,傾向于認為油價上漲或將進一步放大工業企業利潤分化,而上游價格的繼續上漲則會進一步壓縮下游利潤,在中下游企業帶動主要經濟增長與就業的情況下,中下游行業的進一步收縮可能會導致終端需求進一步減弱,最終下游壓力也會逐步傳導至上游,帶動上游工業品價格下行。
“原油是重要工業原料,油價上漲會對相關工業品價格形成很大推升,對PPI(生產價格指數)形成較大影響。”陳健恒表示,根據測算,在價格完全傳導時,油價上漲100%會導致PPI上漲6%左右。不過對于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油價上漲影響相對要小一些,即便是價格完全傳導情況下,油價上漲100%也只是使得CPI上漲3.4%。整體來看,油價上漲對我國PPI影響較大,但是對CPI影響相對有限。
陳健恒進一步指出,考慮我國成品油存在價格調控機制,從原油到成品油的價格并非完全傳導,以石腦油和汽油為例,在5月布倫特原油價格月均環比上漲8.7%的情況下,石腦油和汽油價格指數環比變動幅度僅為0.33%和0.1%。疊加價格傳遞到消費端通常會出現各種阻礙,整體來看,油價上漲對我國消費端通脹的影響會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