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牌消費金融行業格局正悄然生變。一方面,經營不善的蘇寧消費金融、華融消費金融相繼易主,“興于線下,也敗于線下”的捷信消費金融近日再次傳出變賣股權的消息。
另一方面,隨著近期信貸市場步入寬松期,馬上、海爾、蘇銀凱基、金美信等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密集融資,或增資“補血”增強抗風險能力,或在窗口期“屯糧”為業務擴展蓄能。
融資“補血”
在近期密集融資的隊伍中,馬上消費金融沖在前頭。6月24日,馬上消費金融2022年第一期銀團貸款順利籌組,總金額為6.8億元。這是馬上消費金融自2021年6月之后完成的第三期銀團貸款、首筆俱樂部銀團貸款,截至目前,提款金額合計15.85億元。
記者獲悉,在幾天前,馬上消費金融成功發行銀行間公募ABS(又稱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規模14.77億元,其中優先A票面利率3.3%,全場認購倍數2.59倍,優先B票面利率3.8%,全場認購倍數10.28倍,發行價格創歷史新低。這是馬上消費金融發行的第4期銀行間公募ABS,已累計發行銀行間公募ABS規模達63.15億元。
據悉,2019年5月13日,馬上消費金融獲批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并于2019年11月、2020年4月、2022年4月3次發行銀行間公募ABS產品,發行規模依次為20.9億元、17.05億元、10.43億元。
除馬上消費金融外,興業消費金融在今年4月22日也成功發行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發行規模19.52億元。
記者梳理發現,更多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通過銀團貸款形式融資。今年2月,小米消費金融成功募集6.8億元銀團貸款;3月,平安消費金融完成自成立以來的首單銀團貸款,最終募集資金6.75億元;4月,錦程消費金融宣布成功募集首單6.3億元銀團貸款;5月底,蘇銀凱基消費金融完成首單銀團貸款募集,募集金額3億元;6月22日,海爾消費金融成功募集5.1億元銀團貸款。
除了通過銀團貸款和ABS融資,部分注冊資本較少的消費金融機構通過股東增資的方式來擴充資本。6月19日,金美信消費金融變更注冊資本的申請獲廈門銀保監局批準,增資完成后,注冊資本金由5億元增至10億元。而在今年2月,北銀消費金融完成增資,注冊資本由8.5億元增至10億元。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指出,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近期密集融資是其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實現穩步擴張的一個縮影,體現出消金公司積極踐行合規,也反映出消金行業整體持續向好的態勢:一方面能夠提升抵御風險的能力,對于強化其品牌亦有加成作用,夯實資本;另一方面還能夠在展業、規模空間等方面得到進一步提升。
“消費金融機構對融資渠道和融資成本都很敏感,這兩項也是消費金融機構能否盈利的關鍵因素。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近期密集‘補血’,或主要還是為擴大各種分期和貸款類的業務,同時也滿足相關監管條例中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易主“退場”
密集融資另一面,掉隊的消費金融機構正面臨變賣股權、股東易主的窘境。近日,再次傳出捷信消費金融出售股權的消息。有報道稱,一家上市互金公司有望完成捷信消費金融的部分股權收購。
公開信息顯示,捷信消費金融成立于2010年11月,注冊資本70億元,是國內首批四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外商獨資消費金融公司,其母公司為捷克私募投資公司PPF集團。
PPF集團首席財務官Katerina Jiraskova在去年底曾公開表示,對某些具有廣闊發展潛力的國家地區,集團或將繼續獨資運營業務,或將邀請合作伙伴開展業務合作,為消費金融貸款提供批發資金。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指出,捷信消費金融早期主要采取線下網點推廣,與手機數碼店合作開拓分期業務,快速獲取數碼市場發展的紅利,成為全國布局、規模第一的消費金融公司。不過,在移動互聯網驅動的電商快速發展后,低成本的線上消費貸款成為近幾年消費金融業務主流。再加上強監管態勢,捷信高度依賴線下和人力的重消費金融模式遇到挑戰。之后,捷信開啟線上化轉型,但并不成功。
捷信近年的業績也說明了這一點。截至2020年末,捷信消費金融總資產為652.07億元,較2019年末的1045.36億元下滑37.62%;總負債為537.61億元,較2019年末的932.27億元下滑42.33%。2020實現凈利潤1.36億元,同比下降88.1%;營業收入112.32億元,同比下降35.2%。
對于出售股權事宜,捷信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回應稱:“我們無法對揣測和謠言予以置評。我們致力于長期服務于中國消費者,對中國消費金融的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并且期望在此基礎上再接再厲。”
對于規模和業績大幅下降、人員大幅縮減的情況,捷信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業務的成熟,我們已經在數字轉型方面進行了投資,提高了運營效率,并提升了客戶體驗,例如使用語音機器人。運營效率的提高更加有利于中國消費者,對我們的零售合作伙伴來說意味著銷售業績的提高。”
捷信消費金融出售股權還未落定,華融消費金融、蘇寧消費金融已被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分別收入囊中。今年5月,華融消費金融股權變更獲銀保監會批復,寧波銀行已完成本次股權受讓的相關事宜,持有華融消金70%的股權。今年3月,南京銀行公告稱,將出資3.88億元收購蘇寧消金41%的股權,收購完成后,南京銀行將持有蘇寧消金股權的比例由15%增至56%,成為控股股東;第二大股東法國巴黎銀行持股18%;蘇寧易購集團持股從49%降至10%。
蘇筱芮表示,城商行重視消費金融牌照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消費金融公司牌照對應的零售業務能夠與銀行自身業務形成協同互補,對銀行自身發展大零售戰略具有重要意義;二是消費金融公司牌照具有全國展業資質,相較區域性銀行更具優勢,能夠為其規模擴張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