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沖擊之下,居民消費意愿下降,作為信貸業務中的重要抓手,信用卡的拓客和存量激活成了各家信用卡中心的重要工作。有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最近為了完成指標“壓力山大”。同時,銀行也在繼續深耕生活消費場景,對細分市場進行再細分。
花樣拉新優惠多
北京的信用卡拉新客之爭在線下延伸。記者在中海環宇薈、合生匯等熱門商場里,總能遇見信用卡中心員工在推銷。“如果開卡的話,這次吃飯可以打五折,而且可以再請您喝杯奶茶。”某股份行信用卡客戶經理表示。記者采訪了解到,該行北京信用卡中心的開卡量指標在每月55張卡左右。上述客戶經理坦言,因為現在大多數人都有信用卡,覺得一張就夠了,因此完成這個指標有壓力。
“和商戶的關系也比較好,那里的流量也大,也是給商戶拓客。原來我們是去商場或地鐵站擺一個攤位,但是因為現在市場占有率也高了,這種情形下一般辦理的客戶會比較少,所以選擇到商戶駐點。”該股份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但只要禮品夠誘人,傳統的地鐵站拉新客仍舊適用,行李箱、空氣炸鍋……豐厚的禮品在現場一一展示,在北京地鐵站吸引了不少乘客圍觀駐足,有的人在現場立刻開卡。
曹韻儀 攝
“實話實說,就是為了一個發卡數量,到時候你注銷也可以。已經注銷過的也可以再開卡,同樣可以拿禮品。”一家國有大行的信用卡推銷員工對記者表示。
“因為目前發卡量不足,如果發卡量上不去,完不成全年指標。”現場的工作人員表示。
資深信用卡專家葛亮指出,目前信用卡獲新客的渠道仍為“線下+線上”,線下屬于傳統銀行的天下,而線上比較適合零售金融戰略后發銀行。
為了吸引新客戶開卡,各家銀行都推出了十分誘人的優惠措施。比如,某國有銀行對新客戶直接送現金168元,并送小電器比銀行直接放貸給客戶更加具有粘性。“這種競爭最后拼的就是營銷費用投入,跑出來的就是頭部品牌。”
從投入來看,各家銀行不遺余力加大優惠力度。比如,招行信用卡“掌上生活”持續深耕生活消費場景,打造“手機支付加雞腿”“10元風暴”“周三五折優惠”等多個爆款營銷活動;交行信用卡超級星期五優惠可在買單吧APP搶購餐飲商戶優惠券,還有平安銀行“全城天天88”大促等活動,涵蓋消費抽獎、商戶優惠、加油優惠到分期還款、理財體驗金等各項優惠活動。
“比如我們美團有優惠,每周隨機立減50元,還有約惠星期五四十個權益,信用卡用戶‘約飯’用得多,星巴克、漢堡王、喜茶等都可以1元購200-50元的優惠券。”光大銀行信用卡經理介紹。
葛亮對記者介紹,目前獲新客的實施路徑主要有兩種:一是以轉化流量價值為核心,利用聯名卡這一有利抓手,與互聯網流量平臺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二是以經營流量為核心,自建圍繞客戶吃喝玩樂的高頻消費場景,以品牌吸引客戶。
顯然,不少銀行機構在第二種場景里持續發力,“現在各個銀行的信用卡都在發力,所以我們行也在投入更多的優惠,從今年二季度開始一直在做信用卡活動,以前雖然也有活動,但現在逐步做起來,不停地在擴充,活動豐富了很多。”某股份行信用卡經理表示。
另一家股份行經理表示,該行信用卡的競爭力就在于商戶的優惠力度非常大,別的銀行做不到這么大的福利,并且合作的商家也更多。
比如近期,廣發銀行發布與美團無界聯名信用卡,這是廣發信用卡精準對焦年輕客群,持續深耕大型平臺消費場景的又一重要進展;招商銀行在2021年半年報中明確表示,報告期內不斷加強場景拓展,升級“飯票”“影票”場景生態化建設,聚焦“優惠的吃”與“優惠的看”,以便利店為突破口,進行“輕零售”場景的延伸拓展。
隨著消費場景的不斷延伸,資深信用卡研究專家董崢認為,未來的發展將是細分市場,也就是消費場景應用更加細化。“前幾年,各家銀行都在進行場景布局,隨著信用卡市場的逐步成熟,信用卡在場景布局方面已經相對較為完善,現在需要對細分市場進行再細分,這也意味著對場景應用要更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