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又稱首次發行硬幣,是2017年繁榮時期每個人嘴邊的首字母縮寫。過去是,現在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是整個加密貨幣行業的驅動力。對某些人來說,它們是加密貨幣的敲門磚,讓精明的投資者賺了一大筆錢,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它們是投資的浪費,通常會遇到在最壞的情況-騙局。
ICO類似于天使投資,產品創造者發布一份名為“(whitepaper)白皮書”的文件,為提供的技術、它的工作原理以及為什么它是一個好主意做廣告。感興趣的個人或組織隨后以比特幣或以太坊Ethereum等其他主要加密貨幣(一些ICO也可以使用法定貨幣)的形式提供資金。作為回報,投資者將以提供的代幣的形式獲得加密貨幣。與ipo(在受監管的證券交易所進行首次公開發行)不同,對ICO的投資并不意味著你擁有開發該技術的公司的任何所有權,這意味著你實際上是在拿一種目前毫無價值的代幣來賭博。本質上,你現在投資它是因為希望和期望在未來它會增值,讓你得到回報。
考慮到ICO不受監管的本質,任何人都可以把一份白皮書放在一起,拿著這筆投資后迅速消失不見,讓那些投資人不知所措、吃盡苦頭。不幸的是,在過去的幾年里,隨著越來越多的項目失敗和在合法的ICO增長中偽裝的騙局,這對許多人來說都是很大的打擊和并且財務受到很大損失。
現在,ICO現在就越來越少了,因為被割韭菜的投資者已經傷心透頂,項目想通過ICO融資的難度和成本相當高,投資者謹慎情緒越來越高。我們建議,如果有一個ICO項目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它的可信度的一個很好的指標是它是否已經被一個有信譽的法律公司“簽署”,以及更基本的資格標準,如:它是否已經有收入流水?ICO的目的是節省投資者的錢嗎?是否真的需要區塊鏈?這個項目是否節省了時間和成本,最終會建立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STO
由于欺詐的嚴重程度和美國證交會的警告,Facebook、谷歌、Twitter和Mailchimp等公司已禁止ICO相關廣告,投資者正被迫尋找其它投資方式。
這就是STO(證券型代幣產品)介入的地方。它們類似于ICO,因為它們是供應商向更廣泛的受眾提供的一種服務——在這種服務中,消費者可以購買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代幣。然而,如果ICO是直接銷售硬幣或所謂的公用事業,STO是銷售證券,參與STO的基礎被認為是投資者而不是客戶用戶。實際上,他們付錢是為了獲得一種由代幣或通證表示的證券,要做到這一點,存在一定程度的官僚主義,也就是說,相關公司必須在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注冊發行。
STO介于ICO的眾籌和區塊鏈的全面監管之間,如果STO在SEC成功注冊,這使它們與已發行股票有許多相似之處。專家們對STO非常有信心,他們相信到2020年底,STO的市值將超過10萬億美元。
所有這些并不一定意味著ICO已經結束,優質的項目已經變得越來越少,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行業推動進一步的監管和監督,導致受歡迎程度的提高,優質的項目會越來越少。
那么STO的缺點是什么呢?首先,有很大的行政負擔,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法律費用,但這通常被認為可以通過為投資者提供額外的安全來抵消。還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交易所上市可能會有問題,主要的交易所還沒有完全支持。
眾所周知,像Coinbase這樣的業界知名公司正在對STO進行大量投資。然而,他們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全面推出,盡管我們預計隨著2019年的進展,情況會有所改變。STO是該領域的自然演變,下一步是將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確立為一種可行的、安全的投資資產方法,這將不可避免地為投資者提供參與該領域所需的基本信心和安全性。世界上一些最優秀的人才目前正在從事STO相關的技術項目,這些項目無疑將在現實世界的技術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投資者只會希望有一種可靠、安全的方法來參與這種潛在的增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