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中午,在濟南趵突泉景區,發生了令人無語的一幕,拍攝者丁先生說,當時五名大媽擺出統一造型,另一游客負責拍照,記錄下她們噴水的“精彩瞬間”。

視頻截圖:大媽噴水瞬間
視頻截圖:周圍游客看她們的眼神
巧的是,這不文明的一幕,恰好讓市民丁先生拍了下來。據悉,噴完后,她們還發出一陣狂笑,隨即被附近保安制止。
據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方面沒有執法處罰權,對游客們的不文明行為,只能靠勸阻。也希望廣大游客在游園時規范自己的行為,文明游園!
網友評論
網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太不文明了……建議加入旅游黑名單”
“有部分大媽,是真……”
“還好意思笑?”
每一位游客都應是文明旅游的踐行者,同時爭當文明旅游的傳播者和推動者,用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的親朋好友,幫助更多人提升文明素養,見到其他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不要猶豫,請加以制止。文明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需要全社會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在出門旅行的日子里,愿你我都把文明記在心間,大家一起把文明變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全國游客“黑名單”制度早已建立
2016年5月底,國家旅游局下發了《國家旅游局關于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確定將游客九類行為納入“黑名單”,就包括破壞環境、公共設施;損壞文物古跡等等九類行為。
同時,未來,“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將分級建立,全國一級、省級旅游主管部門都可以設立不文明記錄,記錄內容包括:不文明行為當事人的姓名、性別、戶籍省份;不文明行為的具體表現及所造成的影響和后果;以及對不文明行為的記錄期限等。而被納入記錄的違規者,有可能會在信貸、出國時受到影響。 截至今年9月,納入全國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的已達20人次。
延伸閱讀:治理不文明多打組合拳
近幾年,許多國家級風景名勝因那些不良游客的自私之舉“寒了心”,許多不可修復的嚴重損毀景點不能再修復,人們痛心。甚至許多人呼吁單靠“游客不文明行為黑名單”恐怕難以維持旅游文明。那些無法恢復原貌的景色,那些慘遭毒手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讓人心痛都來不及。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許多游客的觀念和行為正在逐漸轉變。每年國慶,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的游客有上萬人,而與多年前垃圾遍地相比,如今的升國旗儀式后天安門廣場已是“人走地凈”,游客們主動將垃圾扔進垃圾箱,有的還自備垃圾袋。
在國旗下,游客們可以相互監督、相互學習,發揮自己的文明素質。在其他景點應該同樣能夠做到天安門廣場上萬人的“人走地凈”,這是整個中國文明旅游的序曲:不亂扔垃圾,并且帶走景區垃圾、尊重當地風俗習慣、管好自己的手不亂刻字,遵照景區警告指示不偷拍不觸摸不攀爬踩踏,每一個景點的形成和延續需要每個游客的悉心保護,否則子孫后代們又能欣賞到什么呢?
出門旅行,請自覺帶上智商和愛心,讓文明旅游、綠色出行深入人心,既需要全社會提倡文明旅游理念,也需要教罰兼施加強對不文明行為的約束。只有政府、景區、旅行社和學校多措并舉,堅持不懈的打出教罰“組合重拳”,讓我國的旅游行業發展的更好,國民文明素質提升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