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記者在玉泉街道西馬頭居委會疫情防控監測點看到,簡易棚里除擺有床、桌子外,還有消毒設備、測溫儀、飲水機、飲料、方便面、電暖扇等。“雖然我們監測點有些簡陋,但是物資還很豐富的。這些都是居民主動捐助的。”黨支部書記郭水財對記者說。
捐助物資,一呼百應,共同戰“疫”。面對物資缺乏的情況,郭水財在黨員微信群里發出捐助倡議,并帶頭捐助方便面。不一會兒,捐助消息接連不斷傳來。僅僅一天時間,捐助倡議便從黨員群擴大到整個居委會。黨員和群眾齊上陣,捐助的物資接踵而來。
“既然黨員張志軍捐助了飲水機,那我就捐助桶裝純凈水。今后,這里的純凈水我包了!”黨員邵小花斬釘截鐵的話讓在場的人很是感動。
“監測點剛設置時,我發現用水銀體溫計測溫時間長、效率低。我就把我家的電子測溫儀捐贈給了監測點。”居民馬嬌嬌說,貢獻自己一份力量,讓守護居民安全的監測點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
除了捐助物資,居民還義務打掃居委會衛生、參加監測點執勤。
在監測點執勤的隊伍中,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始終“站在前,做在前”。這是一支由居委會里5名大學生組成的大學生志愿服務隊。最先提出志愿執勤的是大四學生馬佩林。居委會疫情防控監測工作開始后,馬佩林主動找到黨支部書記郭水財,要求參與到執勤工作中。馬佩林的做法也帶動了馬雪蓮等4名大學生。他們成立了一支大學生志愿服務隊,登記出入人員信息、測量體溫、消毒、宣傳防控知識,向居民廣播疫情相關信息等。
馬佩林和馬雪蓮告訴記者,她們倆都是預備黨員,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階段,應該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發揮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積極靠攏居委會黨組織,共筑保護居民的“安全墻”。“我們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干勁足、行動快,了解信息渠道多,對疫情方面的信息能準確判斷,可以對居委會居民,尤其是老人及時傳達相關信息,穩定民心,協力防控疫情。”馬佩林說。
記者翻看好人好事登記冊發現,捐助的物資大到電動消毒噴霧器,小到膠帶,物資種類繁多,或大或小,代表著黨員群眾的一片心意,代表著黨員和群眾緊密結合共抗疫情的決心。(濟源日報 李浩)
策劃:李建設
統籌:李延昭
責編:翟贊圣 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