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在接到立山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通知后,友好街道迅速行動部署,將17個疫情防控檢查點變為疫情防控服務站。從檢查點到服務站的變化不只是字面的變化,更是職能的轉變。
“社區志愿者們太不容易了,防控疫情他們都特別認真,沖在前面,我們也做不了更多,他們為居民服務,社區為志愿者們服務,讓他們吃口熱乎飯。”三冶社區書記樊麗萍說。疫情期間受各種因素影響,很多一線志愿者吃飯比較犯難,友好街道三冶社區的工作人員,每天清晨都會去市場采買食材,每天不重樣的給志愿者準備跟家里一樣可口的飯菜。工作人員介紹說“只有做好后勤保障,才能讓一線的志愿者無后顧之憂。”
齊心抗【疫】
張士剛等志愿者在社區吃完午飯,就立刻趕到社區疫情防控服務站替換上午值班的高振華等其他志愿者回來吃飯。志愿者郭長青和他的老伙伴們除了在服務站值守,還分成幾組到轄區內巡邏,如果看見沒戴口罩的居民,立刻提醒戴上口罩;遇到聚眾嘮嗑的居民,也馬上勸導大家各自回家,不要聚眾;再檢查宣傳條幅是否掛好、持續發放宣傳單并檢查環境衛生等等,為了讓服務的更好,志愿者們還在服務站準備了工具箱,方便居民。
服務站還加強對特殊群體的關懷,尤其對獨居老人、行動不便的居民,定期為他們送去生活必需品。其他有特殊需求的居民到服務站尋求幫助時,志愿者們會及時幫助解決問題、提供服務。
除了三冶社區服務站,雙山路北團結街等9個疫情防控服務站里,充電音箱循環播放《致全市人民一封信》、《全省城鄉社區(村)疫情嚴查嚴控措施30條》等內容,各類宣傳單擺放整齊,體溫檢測儀、工具箱、通行證等一應俱全。社區工作人員、社區志愿者、紅十字會志愿者等都在服務站忙碌著,服務站職能轉變了,他們覺得自己能做的更多,“由檢查到服務,是省市區根據疫情的發展情況進行的適時調整,我們也要做好轉變,迅速部署工作,做到抗擊疫情不放松、為民服務更到位。”友好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永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