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戰線最美花 不負韶華勇擔當
記自由路社區黨委書記李娜抗擊疫情事跡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社區是阻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最后一道防線。作為西關街道自由路社區黨委書記的李娜從大年三十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深感自己責任重大,和家里人簡單交代了一下,立即投入到防控工作中,每天早出晚歸,沒有休息一天,這一干就是近一個月時間。帶領社區一幫娘子軍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成為這個冬天街道中最美的逆行者。
大年初二,李娜接居民反映轄區陽光花園3號樓有一戶武漢返秦人員,她沒有絲毫的猶豫,在防護措施不足的情況下,第一個沖到最前面,上門進行入戶排查,并多方了解親屬情況,告知這戶人家做好居家隔離,同時協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天跟蹤隔離情況,緊盯重點人員。有人問她:“面對武漢重災區的返秦人員,你不怕嗎?”她說:“不怕是假的,特殊時期,大家心里都有顧慮,關鍵時刻我們黨員要挺身而出,作為社區書記更要沖鋒在前,抗擊疫情不能等……”熟不知,李娜是位二胎媽媽,大年初二正好是兒子一歲生日,本是一家人度過的幸福時刻,但為了工作、為了孩子安全,她和愛人一商量,毅然決定把二個孩子送到婆婆家進行“隔離”,孩子第一個生日沒有了母親的陪伴。放開牽掛的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帶領網格員、志愿者開展挨家挨戶“地毯式”排查,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小區院落,隨身帶的筆記本上不知不覺密密麻麻地記滿了入戶人員信息。
2月16日,李娜的婆婆因高血壓人有點不舒服,打電話給她叫照看一下兩個孩子,剛走到家門口手機響了:轄區有一福建一返秦老人在轄區一工地打工,返秦后拒不執行居家隔離,還稱自愿承擔一切責任后果,本人情緒激動。她連門都沒進匆匆走了,只給婆婆打了個電話說:“媽,我一會就來”。這一去又是一天。到了現場她耐心勸導老人:“老人家,這次的病毒有潛伏期,我知道您工作迫切,有句話您可能不愛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您看多少人付出了那么多,不能讓大家的努力白費,您就安心休息14天,生活用品社區幫您解決……”在她苦口婆心的勸說之下,老人被感動,終于同意居家隔離。也因為這件事情婆婆對她有了很深的誤解,但她卻說:“好在婆婆挺過來了,對不起她老人家,那有婆媳間沒有矛盾的,時間長了就好了”說著說著眼里泛起了淚花。這就是李娜,總是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疫”情打響后,李娜帶領大家出戰,在各個院落張貼倡議書,利用小喇叭宣傳隊等形式,號召樓組長、轄區物業、責任單位全面行動起來,守責擔責,切實履行好疫情防控的責任和使命。每天奔走在防疫的最前線,走了多少路,說了多少話,連她自己都說不清,但她總說“只有宣傳宣傳再宣傳,讓居民感到煩的時候,防控才會有效果,才能實現真正的群防群治。”
自由路社區地處老城中心,人流量大,即有高檔小區也有零散舊院落,由于改造拆遷保護老城原因,原社區辦公場地拆遷新租用辦公場地離管轄區較遠,為了方便工作,她和社區一班人商量,決定將社區陣地設在崔家巷“三無小區”卡口的臨時帳篷里,一面黨旗幾個凳子,每天早上碰頭晚上匯總,防疫讓大家的心凝聚在這黨旗下。雖然是“臨時陣地”,但黨心不臨時,作用不臨時,發揮黨員的示范引領和戰斗作用不臨時。自由路社區拆遷遺留的38處72戶平房院落是聯防聯控的難點,李娜當機立斷做出部署,實行專人管控辦法,戶盯戶、人盯人,對排摸出的26戶出租戶簽訂疫情防控承諾書,為做好返秦外來人員管控,同時發動居民相互監督,起到了很好的防控效果。
控辦法,戶盯戶、人盯人,對排摸出的26戶出租戶簽訂疫情防控承諾書,為做好返秦外來人員管控,同時發動居民相互監督,起到了很好的防控效果。
作為社區書記,在特殊時期始終沒有忘記對轄區特殊群體的關愛。三星巷有個獨居老人叫蒲珍珠,老人常年一個人住在三星巷一間破舊的小屋里,疫情發生后,老人因蹆腳不便又害怕出門,生活上有困難,李娜在入戶時得知消息后,在叮囑老人做好防護的同時,下來為老人送去了蔬菜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主動當起了老人的“服務員”。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轄區的特殊家庭、困難家庭等都留有她的身影,她的舉動被大家親切稱為“最美女子”。
救治一線在醫院,防控一線在社區。連日來,在她的帶領下,社區共地毯式排摸居民小區、三無小區12個,樓宇36幢,零散平房院落38個72戶,累計上門入戶6000余人次,在居民小區,三無小區設置卡點10個,排摸外來人員215人,全部進行居家隔離。卡點宣傳不間斷,組織每天消殺七萬多平方米,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從嚴從細從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網格管控全覆蓋,排查摸底無死角,人員隔離零遺漏,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初春的自由路上玉蘭花正含苞待放,像李娜一樣平凡而普通的社區工作者的身影忙碌的穿梭著,她們以“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詮釋著責任與擔當,她們是鏗鏘玫瑰,巾幗不讓須眉,待到春暖花開時,必將迎來防疫的勝利,成為這個季節最美的玉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