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策略:堅守成長賽道,震蕩中布局下一輪行情
市場在震蕩整固之后的方向依然是上行。關于下一輪上行行情主線, 當前市場的估值分化與配置集中只是結果:其本質來自于三方面因素,全球流動性泛濫及全球無風險利率走低導致全球股票投資進入“賽道投資化”,中國經濟中期轉型升級預期明確導致機構高度認同中長期機會集中在科技、醫藥、消費領域,且今年內資增量資金相當部分持續通過機構流入,短期經濟格局與預期是傳統板塊弱復蘇,新經濟有望呈現高景氣。我們認為需要關注這些因素是否發生邊際變化,但近期這三方面因素較難扭轉,預計下一輪上升行情的核心主線還是在成長風格。
市場從7月中旬如期進入震蕩格局,經過一個階段的整固之后,市場未來仍將有望展開新一輪上升行情,近期的震蕩期也提供了較好的逢低布局機會,行業重點關注蘋果產業鏈、云計算、新能源汽車、疫苗、白酒、建材、軍工等。主題關注“國內大循環”等。
廣發策略:牛市中期,布局內循環
本周政治局會議定調清晰,一方面貨幣信用弱雙寬的格局延續,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另一方面再次明確指出內外局勢下要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們認為泛化的自主可控“內循環”是未來政策導向和產業趨勢主線,牛市主線更清晰。
理解“內循環”首先需要解答兩個問題:首先,如何“內循環”?涉及“四大環節”:生產環節補短板,分配環境重公平,流通環節提效率,消費環節擴內需。內循環促進要素與資源在四個流程中運轉通暢、減少摩擦、激發活力,最終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其次,“內循環”什么?圍繞“五大要素”:“勞動力內循環”平衡公平與效率;“土地內循環”釋放消費市場活力;“資本內循環”調優產業投資結構;“技術內循環”構建新型發展增長極;“數據內循環”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內循環”六大方向投資機會。
1.消費內循環:在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下,實現消費的品質與升級(免稅、國潮、電商、游戲);2.制造內循環:產業升級和高端制造帶來制造業ROE的抬升(新能源、軍工、機器人(16.040, 0.40,2.56%));3.科技內循環:科技補短板中自主安可具備更強的爆發力(半導體、生物醫藥、云計算);4.投資內循環:“兩新一重”擴大有效內需(新基建:IDC/工業互聯網,老基建:建材/機械);5.服務內循環:加強現代服務業發展,提升第三產業規模和利潤率(醫療服務、社會服務、物業、快遞);6.金融內循環: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金融IT、頭部券商)。
每一輪牛市都有其主線或者“成長故事”,新冠疫情進一步催化全球政經環境變化之后,“金融供給側慢牛”的主線更為清晰:泛化的自主可控“內循環”。當前建議繼續“估值降維”,在牛市貝塔主線泛化自主可控中尋找估值相對合理的龍頭企業,兼顧疫情受損鏈條業績修復順周期中的阿爾法:1.消費內循環(免稅休閑服務、小家電);2. 制造投資內循環(軍工、光伏、建材、重卡、);3. 科技內循環(金融IT、新能源汽車)。主題投資國企改革(上海、深圳)。
中信證券(30.300, 0.34, 1.13%):有沖擊即入場,布局下一輪上漲
核心要點:
預計8月份市場依然處于向上有海外擾動制約,向下有基本面和宏觀流動性支撐的均衡狀態中;同時,市場流動性整體保持平衡,政策寬松的共識也將重新凝聚。期間市場受到的任何沖擊,都是入場并布局下一輪上漲的寶貴時機。
首先,海外擾動依然處于高發期,對市場情緒有壓制:中美分歧日益復雜,預計9月首輪總統競選辯論前將擾動不斷;8月開始美國應對疫情的財政刺激法案接續會迎來數周“斷點”;同時,美國疫情二次爆發已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美股風險依然在積累。
其次,國內基本面持續修復的趨勢不變,政策寬松的共識會再次凝聚:在就業仍有壓力、外部疫情和中美分歧的不確定性下,預計國內政策依然會維持中期寬松的基調,至少在年內不會轉向,“寬信用”依然是政策重心。
再次,預計8月新發公募基金建倉和配置型外資流入帶來增量資金規模約1800億元;而解禁減持、IPO等資金分流規模預計約為1600億元:市場流動性整體將處于平衡狀態。在經歷了業績驗證和解禁高峰(金麒麟分析師),以及海外疫情和中美分歧逐漸明朗之后,預計A股在三季度末啟動的下一輪上漲將更穩健、更持續。
在8月份,我們建議在市場有沖擊時積極布局下一輪上漲。配置上建議關注3條主線:中報季享受高確定性溢價的必選消費、醫藥龍頭;景氣持續改善的可選消費板塊;美元走弱和供給受疫情影響下,有漲價預期的部分有色金屬板塊。
海通策略:短期調整大概率結束
核心結論:①牛市3浪上漲的中期趨勢沒變,短期調整源于事件性因素干擾,參考歷史,調整大概率已經結束。②3浪上漲源于資金面+基本面雙輪驅動:宏觀流動性偏松格局沒變,微觀資金入市繼續,庫存周期和政策發力推動基本面回升。③這是轉型升級牛,科技+券商的主線繼續,三季度兼顧基本面回升快的早周期行業,四季度重視低估品輪漲。
1. 資金面無需擔憂泄氣。
過去1個月我們一直提出牛市已經進入到3浪上漲階段,即主升浪,雙輪驅動(資金面+基本面)。對于資金面和基本面的動力,市場均有點擔憂后續動力不足。資金面看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對股市而言宏觀流動性是個大的背景,即整體偏松格局沒變。并且對股市來講微觀流動性其實更重要,它直接決定了有多少資金流入股市。微觀流動性方面,今年上半年股市資金凈流入已經超過6200億,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或將維持偏松格局,資金仍將繼續流入股市。
2. 基本面正在轉動
基本面回升源于兩大動力。市場后續若要進一步上漲還需基本面發力,當前市場上部分投資者對基本面情況還有一些擔憂,但我們認為基本面回升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經濟周期因素,二是政策推進。
從最新披露的宏觀基本面數據來看,20Q2GDP單季度實際同比增速為3.2%,較20Q1的-6.8%大幅改善,其中代表生產的工業增加值單月同比增速從2月的-25.9%最低點回升到6月的4.8%,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當月同比增速從3月的-34.9%最低點回升到6月的11.5%,回升態勢非常明顯,已經接近疫情前正常水平。我們認為回升的趨勢還將延續,不會輕易終止。
3. 應對策略:順勢而上
7月14日以來市場出現了調整,經過幾日回升后7月24日市場再度大跌,但資金面+基本面向好決定牛市3浪趨勢不變,我們認為這次調整只是事件性因素擾動導致的牛市3浪中階段性小調整,參考歷史上牛市3浪中的調整,時間和空間都不大。
統計歷次3浪中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4740.025, 44.98, 0.96%)(4740.0256, 44.98, 0.96%)超過5%或者超過10個交易日的回撤,我們可以發現無論用哪個指數衡量,3浪中的調整平均下跌10個交易日左右,跌幅在10%上下,可以說回撤的時空均不大。
從當前的技術形態來看,7/14-7/27市場的調整已呈現abc形態,而且在調整末期的時候,日成交額縮量到前期高點的一半左右,底部出現十字星信號,所以市場大概率已結束調整。牛市3浪上漲的大邏輯沒變,中間的小波折無需太擔憂,真正值得重視的調整是未來3浪上漲后的4浪回調,跟蹤未來什么時候貨幣政策轉向。
山證策略:市場震蕩下關注結構性機會
基本面方面:
宏觀:供需持續回暖,基建企穩反彈,進出口超預期,消費分化,醫藥消費持續走強。
政策:加快鍛長板,構建雙循環。財政積極有為、注重實效,貨幣總量寬松邊際趨穩。
疫情:國內零星反復,國外未見拐點,支撐醫藥需求。
8月策略:7月大漲后A股估值整體拉升,呈現結構性高估。寬信用穩貨幣的背景下估值繼續上升的空間有限。但景氣度回升估值尚處在低位板塊或重新吸引資金關注。8月份A股整體性價比有所降低,但市場內仍具備結構性機會。
指數方面,穩貨幣下8月滬指將維持震蕩格局;以科技創新為主的新經濟得到政策支持,創業板盈利預期好于主板,重點關注景氣度與中報業績。
行業配置:景氣度持續走高且估值合理:農林牧漁、機械、建材(玻璃、水泥)、快遞;業務回暖、估值洼地:煤炭;高景氣高增長(板塊內的alpha機會):5G、計算機、游戲;高景氣但估值偏高,回調后可關注:醫藥、可選消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