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變得越來越好,這是一種顯而易見的變化,再加之近年來雖然遭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國的經濟仍然處于穩步增長的狀態。
不得不說我國確實有了很大改變,但前不久剛剛提出的“個人存款登記制度”居然被匆匆叫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違法犯紀的行為也開始逐漸顯露了出來,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所以制定出了個人存款登記制度,但原本即將要開始實行的制度卻被央行匆匆叫停,這背后究竟有什么深層含義?
這一操作釋放出了哪些信號呢?內行人道出了背后的實情。
![]()
1、個人存款登記制度
個人存款登記制度對于我們國人來說是首次了解,但在一些西方國家的銀行系統中卻很早就應用了,其目的也同樣是為了避免洗錢活動。
例如在美國的《銀行保密法》中就明確規定同一用戶單日的交易量,單筆或多筆累計不得大于1萬美元,否則就要提供相應的報告資料說明錢款的來源或去向。
為什么我國要向西方國家學習呢?這主要是因為隨著各種技術的不斷提升,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洗錢等各種現象仍然存在。根據2017年的8月至9月期間有關部門查詢到的結果顯示,我國不明去向的現金外流現象多達萬億元以上,這對我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反映出了在我國確實存在著非常嚴重的貪腐、犯罪現象,所以國家決定要對這方面進行管控。
個人存款登記制度究竟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呢?首先在我國執行的這一制度中明確表示個人存款若超過一定限額需要提交相關的證明并署明錢款的去向,這樣才能夠完成交易。
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實施效果,我國在2020年就已經開始試點運行個人存款登記制度,試點地區包括了河北、浙江、深圳,由于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所以在金額限制方面也作出了相應的調整,例如河北個人存款超過10萬,深圳、浙江則分別是超過20萬、30萬就需要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上報。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運行,有關部門正式制定出臺了《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曾預計在3月1日開始實行,這一規定中明確表示每一個自然人客戶辦理訂單超過5萬或等值的1萬美元等外幣存款業務,這些需要按照相關規定辦理手續。
然而就在這項制度即將執行時,2月21日晚中國人民銀行突然間發布暫緩執行制度的消息,令很多人感到疑惑。雖然官方給出的理由是技術調整和升級,但無法讓人信服,經過內行人士剖析才了解了其真實的原因。
2、市場隱憂
我國所推行的個人存款登記制度是通過2017年經銀行金融機構統計結果制定出的,更符合目前狀況的制度,通過過往記錄可以發現我國客戶單日存取款超過10萬的比例不到1%,因此這項制度不會對個人業務造成影響。
但還是有很多喜歡捕風捉影的人,將這一制度過度解讀造成了社會恐慌現象,是以不少人開始將個人銀行儲蓄金取出用于理財等,根據資料顯示,僅1月份銀行貨幣M0值就突然增加了18.5%,累計金額多達10.62萬億。
這樣的變化導致我國原本在金融市場中處于劣勢的銀行機構地位更加堪憂,為了避免這一恐慌現象蔓延,所以不得不暫緩這一制度執行。
3、數字人民幣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地交易等各種體驗,同時也讓不法分子變得更加猖獗,洗錢的現象更是屢禁不止,為此央行早在2017年就開始組織相關人才組建團隊進行數字人民幣的研發工作。
在2019年數字人民幣終于開始正式試點運行,數字人民幣首次試點城市多達10個,其中還包括了2022年冬奧會場景。借助著冬奧會的熱度,數字人民幣的試運行工作穩步開展,僅僅是冬奧會場景使用范圍就多達40多萬個。
雖然看似只是由紙幣轉變為了數字人民幣,但在反洗錢方面,數字人民幣有很大優勢,因為數字人民幣可以進行溯源追查,每一筆資金的流向都處于被監控的狀態,這樣的一種特殊性質讓這些從事違法行徑的人無所遁形。
我國此前決定暫緩個人存款登記制度執行其實是為了更好地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及普及工作,在數字人民幣普及以后再推進個人存款登記制度,這將會在更大程度上對市場進行監管,讓洗錢現象無所遁形。
小結
關于臨時叫停“個人存取款5萬元登記”,內行人分析后給出了明確原因,由此不難發現,我國之所以對這一制度及時叫停并作出了調整,主要是為了將來能夠達到更好的反洗錢效果。